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绪论 | 第10-14页 |
第一章 批判现实主义与《歧路灯》之批判现实主义 | 第14-20页 |
1.1 批判现实主义国内、外渊源与流变 | 第14-16页 |
1.2 《歧路灯》选择批判现实主义之原因探析 | 第16-20页 |
1.2.1 外似升平,内实蛊坏的社会状况 | 第16-17页 |
1.2.2 实学思潮的影响 | 第17-18页 |
1.2.3 李绿园生活阅历的沉淀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《歧路灯》批判现实主义呈现之主要内容 | 第20-34页 |
2.1 政治生态之失衡 | 第20-23页 |
2.1.1 科举八股取士之弊端 | 第20-21页 |
2.1.2 官场贿赂之频繁 | 第21-23页 |
2.2 社会风尚的颓废 | 第23-28页 |
2.2.1 赌场娼门不禁 | 第23-26页 |
2.2.2 狎优现象的默认 | 第26-28页 |
2.3 人们的价值观念的腐朽与堕落 | 第28-34页 |
2.3.1 民间迷信的盲目愚昧 | 第28-30页 |
2.3.2 传统价值观异化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《歧路灯》批判现实主义艺术手法的表现与作用 | 第34-42页 |
3.1 白描写实艺术的运用 | 第34-36页 |
3.2 讽刺手法的多角度呈现 | 第36-38页 |
3.3 逼真的心理描摹 | 第38-42页 |
第四章 《歧路灯》批判现实主义的价值与局限 | 第42-50页 |
4.1 《歧路灯》批判现实主义的价值 | 第42-47页 |
4.1.1 以实代虚的唯物客观 | 第42-43页 |
4.1.2 批判反思后的理想建构 | 第43-45页 |
4.1.3 超越了阶级局限 | 第45-47页 |
4.2 《歧路灯》批判现实主义的局限 | 第47-50页 |
4.2.1 存在说教成分 | 第47-48页 |
4.2.2 主观倾向稍重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