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邮电经济论文--电信论文--电信建设与发展论文

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导论第7-10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7-8页
    1.2 相关文献综述第8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9-10页
第二章 电信业互联互通理论概述第10-17页
    2.1 互联互通的相关概念第10页
    2.2 电信业互联互通的特征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经济性特征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技术性特征第12-13页
    2.3 电信业互联互通的影响因素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经济性因素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技术性因素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政策性因素第15-16页
    2.4 电信业互联互通的网络价值第16-17页
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的演进过程第17-24页
    3.1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机构的演进过程第17-18页
    3.2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的演进过程第18-19页
    3.3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接入定价的演进过程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移动电话资费方式的演变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我国互联结算费用的演变第20-2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22-24页
第四章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4-31页
    4.1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中发现的问题第24-26页
    4.2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中问题产生的原因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在法律和体系方面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对监管机构而言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就监管过程而言第29-30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五章 国外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经验借鉴第31-37页
    5.1 美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经验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美国电信监管机构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美国电信法律关于互联互通的规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美国电信网间互联结算费用定价方法第32页
    5.2 英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经验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英国电信监管机构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英国电信法律关于互联互通规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英国电信网间互联结算费用定价方法第33页
    5.3 日本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经验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日本电信监管机构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日本电信法律对互联互通的规定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日本电信网间互联结算费用定价方法第3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34-37页
第六章 中国电信业互联互通监管的对策建议第37-42页
    6.1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,加强电信业立法监督第37-38页
    6.2 合理调整网间结算费用体系第38页
    6.3 引进人才,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第38-39页
    6.4 构建合理的监管平台,提高监管透明度第39-40页
    6.5 规范运营商的监管,完善监督机制第40-42页
第七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第42-43页
    7.1 主要结论第42页
    7.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42页
    7.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4页
致谢第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非线性Ginzburg-Laudau方程差分格式的收敛性
下一篇:南京匹尔睿公司信息化管理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