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市铺装景观研究--以西安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.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外铺装的发展历史 | 第10-11页 |
1.3 国内铺装的发展历史 | 第11-12页 |
1.4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5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6 文章框架 | 第13-15页 |
2.历史文化背景下城市铺装景观概述及现状 | 第15-19页 |
2.1 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市铺装景观剖析 | 第15-16页 |
2.1.1 铺装景观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市 | 第15页 |
2.1.3 基于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市铺装景观 | 第15-16页 |
2.2 城市铺装景观现状 | 第16-19页 |
2.2.1 当今铺装景观的现状 | 第16页 |
2.2.2 西安铺装景观的现状 | 第16-19页 |
3.城市铺装景观类型的应用、功能及铺装景观要素 | 第19-39页 |
3.1 城市铺装景观类型及应用 | 第19-28页 |
3.1.1 城市广场 | 第19-22页 |
3.1.2 园林及公园 | 第22-23页 |
3.1.3 城市居住区 | 第23-24页 |
3.1.4 商业步行街 | 第24-25页 |
3.1.5 城市道路 | 第25-27页 |
3.1.6 停车场 | 第27-28页 |
3.2 城市铺装景观功能 | 第28-32页 |
3.2.1 铺装的精神感官功能 | 第29-30页 |
3.2.2 铺装的物质功能 | 第30-32页 |
3.3 城市铺装景观要素 | 第32-39页 |
3.3.1 基本要素 | 第33页 |
3.3.2 历史文化背景下城市铺装要素的体现 | 第33-39页 |
4.西安城的历史演变及铺装所传达的历史内涵 | 第39-51页 |
4.1 西安城的历史演变 | 第39-44页 |
4.1.1 西安城的历史背景 | 第39页 |
4.1.2 西安城的雏形 | 第39-40页 |
4.1.3 西安城的发展 | 第40-42页 |
4.1.4 西安城的鼎盛期 | 第42-43页 |
4.1.5 西安城的衰败期 | 第43-44页 |
4.1.6 近代西安城 | 第44页 |
4.2 铺装所传达的历史内涵 | 第44-51页 |
4.2.1 铺装传达的朴实与厚重 | 第45页 |
4.2.2 铺装传达的自然与和谐 | 第45-47页 |
4.2.3 铺装传达的祝福与关爱 | 第47页 |
4.2.4 铺装景观特有的意境 | 第47-51页 |
5.西安铺装景观经典案例分析 | 第51-63页 |
5.1 西大街铺装景观案例研究 | 第51-54页 |
5.1.1 西大街发展过程 | 第51页 |
5.1.2 西大街铺装景观现状分析 | 第51-53页 |
5.1.3 总结 | 第53-54页 |
5.2 兴庆公园铺装景观案例研究 | 第54-57页 |
5.2.1 兴庆公园发展过程 | 第54-55页 |
5.2.2 兴庆公园铺装景观现状分析 | 第55-57页 |
5.2.3 总结 | 第57页 |
5.3 大唐西市金市广场铺装景观案例研究 | 第57-59页 |
5.3.1 金市广场铺装景观现状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3.2 总结 | 第59页 |
5.4 大雁塔北广场铺装景观案例研究 | 第59-63页 |
5.4.1 大雁塔北广场铺装景观现状分析 | 第59-61页 |
5.4.2 总结 | 第61-63页 |
6.结论 | 第63-65页 |
6.1 以“古”为前提,形成西安独特的铺装形式 | 第63-64页 |
6.1.1 文化 | 第63-64页 |
6.1.2 材料与纹样 | 第64页 |
6.1.3 环保 | 第64页 |
6.2 论文中的不足之处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69页 |
附录一 图表目录 | 第69-73页 |
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