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9-12页 |
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2 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及其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1.3.3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.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爆炸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规律 | 第14-25页 |
2.1 爆炸应力波理论基础 | 第14-15页 |
2.1.1 岩石中的爆炸应力波 | 第14页 |
2.1.2 爆炸应力波分类 | 第14-15页 |
2.2 弹性波在自由面上斜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 | 第15-17页 |
2.2.1 弹性纵波在自由面上斜入射时的反射 | 第15-16页 |
2.2.2 弹性纵波在介质分界面斜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 | 第16-17页 |
2.3 应力波在节理岩体中的传播 | 第17-23页 |
2.3.1 应力波在张开节理处的解析模型 | 第18-21页 |
2.3.2 应力波在单双层闭合节理中的传播 | 第21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开挖卸载对分区破裂化围岩的作用机制 | 第25-34页 |
3.1 深部岩体分区破裂化现象成因及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1.1 深部岩体的力学特点 | 第25页 |
3.1.2 分区破裂化现象成因及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2 卸载波在长杆中的传播 | 第26-27页 |
3.3 卸载实验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3.1 实验装置 | 第27-28页 |
3.3.2 完整花岗岩杆卸载 | 第28-30页 |
3.3.3 有节理花岗岩杆卸载 | 第30-32页 |
3.3.4 爆破破碎卸载 | 第32-3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4章 爆破对分区破裂化围岩的扰动分析 | 第34-50页 |
4.1 背景 | 第34页 |
4.2 工程实例 | 第34-35页 |
4.3 计算模型与参数 | 第35-38页 |
4.3.1 计算模型 | 第35-37页 |
4.3.2 爆破开挖过程中的动、静荷载 | 第37-38页 |
4.4 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38-49页 |
4.4.1 围岩初始应力场 | 第38-40页 |
4.4.2 新生自由面处垂直于壁面方向的应力变化 | 第40-41页 |
4.4.3 爆破开挖扰动下围岩的动力响应 | 第41-43页 |
4.4.4 隧道围岩振速衰减规律 | 第43-47页 |
4.4.5 隧道围岩振速与动应力分析 | 第47-49页 |
4.5 结论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破裂化围岩中爆炸应力波传播的模型试验 | 第50-60页 |
5.1 试验目的与方案 | 第50页 |
5.2 试验装置 | 第50-51页 |
5.2.1 优泰动态应变采集系统 | 第50-51页 |
5.2.2 声波测试仪 | 第51页 |
5.3 试验材料与参数 | 第51-53页 |
5.4 试验与测点布置方案 | 第53-54页 |
5.5 试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4-59页 |
5.5.1 声波测试结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5.5.2 应变测试结果分析 | 第55-59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本文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6.2 不足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7-68页 |
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