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1 导论 | 第8-14页 |
| 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| 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9-10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| 1.2.3 国外研究文献评述 | 第11-12页 |
| 1.3 研究方法及内容框架 | 第12-14页 |
| 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| 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| 1.3.3 研究框架 | 第13-14页 |
| 2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、负债融资与绩效的相关理论 | 第14-24页 |
| 2.1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| 第14页 |
| 2.1.1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定义 | 第14页 |
| 2.1.2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发展轨迹 | 第14页 |
| 2.2 负债融资 | 第14-15页 |
| 2.2.1 负债融资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| 2.2.2 负债融资的分类 | 第15页 |
| 2.3 公司绩效 | 第15-18页 |
| 2.3.1 公司绩效的涵义 | 第15-16页 |
| 2.3.2 公司绩效的计量 | 第16-18页 |
| 2.4 负债融资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 | 第18-24页 |
| 2.4.1 负债融资对公司绩效的积极效应 | 第18-21页 |
| 2.4.2 负债融资对公司绩效的消极效应 | 第21-24页 |
| 3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与绩效的现状分析 | 第24-28页 |
| 3.1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现状及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3.2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现状及分析 | 第25-26页 |
| 3.3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与绩效的关系分析 | 第26-28页 |
| 4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负债融资与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| 第28-50页 |
| 4.1 研究设计 | 第28-32页 |
| 4.1.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的来源 | 第28-29页 |
| 4.1.2 变量的选择 | 第29-30页 |
| 4.1.3 提出假设 | 第30-31页 |
| 4.1.4 建立模型 | 第31-32页 |
| 4.2 实证分析 | 第32-50页 |
| 4.2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2-34页 |
| 4.2.2 主成分分析:公司综合绩效指标F的构建 | 第34-37页 |
| 4.2.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| 第37-50页 |
| 5 相关建议 | 第50-54页 |
| 5.1 根据企业负债利用合理性的优劣,调整两种不同性质负债的融资比例 | 第50页 |
| 5.2 银企关系需进行市场化改革 | 第50-51页 |
| 5.3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| 第51页 |
| 5.4 破产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| 第51-54页 |
| 6 结论 | 第54-56页 |
| 6.1 本文结论 | 第54-55页 |
| 6.2 研究局限与不足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2页 |
|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