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生物论文

初中《科学》生物内容与《生命科学》内容的衔接分析及教学策略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1页
1. 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-15页
   ·选题的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生物课程改革及课程的设置第11-12页
     ·上海生物课程改革及目前课程的设置第12-13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的原因、目的及意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原因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-15页
2. 理论基础第15-19页
   ·衔接的理论依据第15页
   ·有关的学习理论第15-19页
     ·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17-19页
3. 初中《科学》与《生命科学》衔接分析第19-33页
   ·课程标准的比较及衔接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课程理念的比较分析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课程目标的比较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·初中科学生物部分与生命科学内容课程目标的衔接分析第21-33页
     ·初中科学与生命科学相关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·初中科学与生命科学相关内容课程目标的衔接分析第23-33页
4. 衔接的教学策略第33-40页
   ·基于学生学习心理的衔接教学策略第33-34页
   ·三维目标递进的衔接教学策略第34-36页
   ·循序渐进的衔接教学策略第36-37页
   ·"先行组织者"的衔接教学策略第37-38页
   ·建构主义的衔接教学策略第38-40页
5. 衔接教学案例第40-52页
   ·课例1:生命科学"生态系统的组成"衔接教学设计第40-43页
   ·课例2与课例3的衔接分析及教学设计第43-48页
   ·课例4生命科学"植物的基本类群——藻类、苔藓类"衔接教学设计第48-52页
6. 研究的结果与反思第52-54页
   ·研究的结果第52-53页
   ·研究的反思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6页
后记第56-57页
附录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研究
下一篇:基于评价交流功能释放的区域教研活动策略研究--以上海市H区初中化学教研活动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