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3-19页 |
1.3.1 国内媒介素养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外媒介素养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1.3.3 “碎片化”理论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7-18页 |
1.3.4 “碎片化”理论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9页 |
1.4.2 创新性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碎片化传播与媒介素养的理论阐述 | 第21-32页 |
2.1 碎片化传播理论的呈现 | 第21-26页 |
2.1.1 什么是“碎片化” | 第21页 |
2.1.2 “信息碎片化” | 第21-22页 |
2.1.3 信息碎片化的产生条件及特点 | 第22-26页 |
2.2 大学生媒介素养相关理论 | 第26-32页 |
2.2.1 “媒介素养”概述 | 第26-30页 |
2.2.2 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构成 | 第30-32页 |
第三章 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分析 | 第32-47页 |
3.1 问卷调查概况 | 第32-33页 |
3.1.1 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| 第32页 |
3.1.2 问卷调查内容及问题分布 | 第32页 |
3.1.3 调查对象、信度及效度 | 第32-33页 |
3.1.4 抽样方法 | 第33页 |
3.2 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3-42页 |
3.2.1 大学生对“碎片化”和“媒介素养”概念的认知 | 第34-35页 |
3.2.2 碎片化信息的接触情况 | 第35-36页 |
3.2.3 对碎片化信息的辨别和筛选 | 第36-37页 |
3.2.4 碎片化信息的解读 | 第37-38页 |
3.2.5 碎片化信息的使用 | 第38-40页 |
3.2.6 碎片化信息的分类、整合 | 第40-41页 |
3.2.7 媒介信息的道德法律意识 | 第41-42页 |
3.3 碎片化传播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影响 | 第42-47页 |
3.3.1 积极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3.2 消极影响 | 第43-47页 |
第四章 信息碎片化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体系的建构 | 第47-53页 |
4.1 引导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自我教育 | 第47-49页 |
4.2 加强学校媒介素养教育及媒介环境的完善 | 第49-51页 |
4.3 注重家庭和社会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 | 第51-53页 |
结语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录 天津地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问卷 | 第57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