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权利的教师自由研究:小学教育的视角
中文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一、导论 | 第11-24页 |
(一) 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6页 |
1. 教育与幸福 | 第11页 |
2. 幸福与自由 | 第11-12页 |
3. 自由与教育 | 第12-13页 |
4. 教育自由与教师自由 | 第13-16页 |
(二) 文献综述 | 第16-21页 |
1. 教师自由的内涵和外延 | 第16-19页 |
2. 教师自由的限度 | 第19-20页 |
3. 研究的空间 | 第20-21页 |
(三) 本研究的取向 | 第21页 |
(四)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 理论意义 | 第21-22页 |
2. 实践意义 | 第22页 |
(五)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2-24页 |
1. 研究目的 | 第22-23页 |
2. 研究内容 | 第23页 |
3. 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二、教师自由的理论基础 | 第24-33页 |
(一) 哲学 | 第24-27页 |
(二) 心理学 | 第27-29页 |
(三) 法学 | 第29-31页 |
(四) 教育学 | 第31-32页 |
(五) 教育伦理学 | 第32-33页 |
三、教师自由的逻辑分析 | 第33-48页 |
(一) 从自由到专业自由 | 第33-39页 |
1. “自由”的相关理论 | 第33-36页 |
2. “权利”、“自由”、“义务” | 第36-38页 |
3. 自由的限度 | 第38页 |
4. 专业权利、专业义务、专业自由 | 第38-39页 |
(二) 教师自由的内涵和外延 | 第39-43页 |
1. 教师自由的内涵 | 第40页 |
2. 教师自由的外延 | 第40-43页 |
(三) 教师自由的内在限度 | 第43-44页 |
1. 上下限度 | 第43页 |
2. 左右规限 | 第43-44页 |
(四) 教师自由的外部边界 | 第44-46页 |
1. 自由、道德、伦理 | 第44-45页 |
2. 教师自由、教师职业道德、教师伦理 | 第45-46页 |
(五) 小学教师专业工作的特殊性 | 第46-48页 |
1. 工作性质的特殊性 | 第46页 |
2.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 | 第46-47页 |
3. 专业素质的特殊性 | 第47-48页 |
四、教师自由的现实考查 | 第48-58页 |
(一) 样本的基本分布情况(N=219) | 第48-49页 |
(二) 教师自由的总体样态 | 第49-50页 |
(三) T市小学教师自由状况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0-58页 |
1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性别差异 | 第50页 |
2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年龄差异 | 第50-52页 |
3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学历差异 | 第52-53页 |
4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职称差异 | 第53-54页 |
5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教龄差异 | 第54-55页 |
6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行政职务差异 | 第55-56页 |
7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收入差异 | 第56-57页 |
8. 小学教师自由状况的担任班主任情况差异 | 第57-58页 |
(四) 结论 | 第58页 |
五、教师自由的实现路径 | 第58-67页 |
(一) 物质保障 | 第58-59页 |
(二) 文化导引 | 第59-60页 |
1. 学校精神文化导引 | 第59页 |
2. 制度文化 | 第59-60页 |
3. 教师文化 | 第60页 |
(三) 社会基础 | 第60-63页 |
1. 提高小学教师社会地位 | 第60-61页 |
2. 创设和谐的社会环境 | 第61-63页 |
3. 完善法制建设 | 第63页 |
(四) 教育支持 | 第63-64页 |
1. 职前教育支持 | 第63-64页 |
2. 入职教育支持 | 第64页 |
(五) 健康基础 | 第64-67页 |
1. 身体素质 | 第64-65页 |
2. 心理健康 | 第65页 |
3. 自由的休闲 | 第65-67页 |
结束语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4页 |
致谢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