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8-9页 |
1.1 论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| 第8页 |
1.1.1 论文选题的缘由 | 第8页 |
1.1.2 论文选题的意义 | 第8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8-9页 |
1.3 研究方法 | 第9页 |
1.3.1 文献研究法 | 第9页 |
1.3.2 案例研究法 | 第9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9-12页 |
2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9-11页 |
2.1.1 情智 | 第10页 |
2.1.2 “情智课堂” | 第10-11页 |
2.2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教学探索的理论依据 | 第11-12页 |
2.2.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| 第11-12页 |
2.2.2 多元智能理论 | 第12页 |
2.2.3 教育学理论 | 第12页 |
2.2.4 情绪心理学理论 | 第12页 |
第三章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教学探索的意义和特点 | 第12-15页 |
3.1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教学探索的意义 | 第13页 |
3.1.1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有益于学生个体的发展 | 第13页 |
3.1.2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有益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| 第13页 |
3.2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教学的特点 | 第13-15页 |
3.2.1 情感性 | 第14页 |
3.2.2 探索性 | 第14页 |
3.2.3 参与性 | 第14-15页 |
第四章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教学策略 | 第15-28页 |
4.1 以情入境,创设场景 | 第15-18页 |
4.1.1 语言渲染情境 | 第15-16页 |
4.1.2 乐曲渲染情境 | 第16页 |
4.1.3 多媒体渲染情境 | 第16页 |
4.1.4 想象渲染情境 | 第16-18页 |
4.2 品味词句,批文入情 | 第18-23页 |
4.2.1 咬文嚼字品意蕴 | 第20-21页 |
4.2.2 层层深入探索情思 | 第21-22页 |
4.2.3 前后贯穿领悟真情 | 第22-23页 |
4.3 质疑释疑,开启智慧 | 第23-26页 |
4.3.1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| 第23-24页 |
4.3.2 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、有深度的问题 | 第24-26页 |
4.4 妙用冲突,情智交融 | 第26-28页 |
4.4.1 教师要善于发现冲突、妙用冲突 | 第26-27页 |
4.4.2 教师要善于挑起学生情智的冲突 | 第27-28页 |
第五章 小学语文“情智课堂”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| 第28-37页 |
5.1 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| 第28-32页 |
5.1.1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备课艺术 | 第28-30页 |
5.1.2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素养 | 第30-32页 |
5.2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 | 第32-37页 |
5.2.1 树立平等对话型师生关系观 | 第33-34页 |
5.2.2 用爱心与耐心对待学生 | 第34-36页 |
5.2.3 善于和学生沟通,乐于和学生交往 | 第36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注释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