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1-20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11-12页 |
1.1.1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深度发展的要求 | 第11页 |
1.1.2 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教学实践引发各界关注 | 第11-12页 |
1.1.3 专业基础与研究兴趣 | 第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14页 |
1.4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4.1 合作学习 | 第14-15页 |
1.4.2 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 | 第15页 |
1.4.3 小学高段 | 第15页 |
1.5 文献综述 | 第15-18页 |
1.5.1 关于合作学习研究的综述 | 第15-17页 |
1.5.2 关于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的综述 | 第17-18页 |
1.5.3 对已有研究的简要评论 | 第18页 |
1.6 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6.1 文献研究法 | 第18页 |
1.6.2 调查法 | 第18-19页 |
1.6.3 课堂观察法 | 第19页 |
1.6.4 个案研究法 | 第19-20页 |
2 理论探讨 | 第20-26页 |
2.1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| 第20-21页 |
2.1.1 新课标理论 | 第20页 |
2.1.2 认知发展理论 | 第20页 |
2.1.3 群体动力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4 建构主义理论 | 第21页 |
2.2 合作学习的要素 | 第21-23页 |
2.2.1 积极互赖 | 第21-22页 |
2.2.2 个体责任 | 第22页 |
2.2.3 积极互助 | 第22页 |
2.2.4 机会均等 | 第22-23页 |
2.2.5 合作技能 | 第23页 |
2.3 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| 第23-25页 |
2.4 合作学习评价的基本原则 | 第25-26页 |
2.4.1 目的性原则 | 第25页 |
2.4.2 激发性原则 | 第25页 |
2.4.3 互赖性原则 | 第25-26页 |
3 A小学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合作学习现状分析 | 第26-38页 |
3.1 调查设计 | 第26-27页 |
3.1.1 问卷调查 | 第26页 |
3.1.2 课堂观察 | 第26页 |
3.1.3 访谈 | 第26-27页 |
3.2 A小学现状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8页 |
3.2.1 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3页 |
3.2.2 访谈情况分析 | 第33-38页 |
4 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| 第38-50页 |
4.1 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合作学习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| 第38-43页 |
4.1.1 组织调控力度不够 | 第38-40页 |
4.1.2 监督指导缺失 | 第40-41页 |
4.1.3 合作任务选择缺乏科学性 | 第41-42页 |
4.1.4 合作学习评价不到位 | 第42-43页 |
4.2 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合作学习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| 第43-47页 |
4.2.1 参与度不均 | 第43-45页 |
4.2.2 学习兴趣难以维持 | 第45-46页 |
4.2.3 合作技能有待加强 | 第46-47页 |
4.3 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合作学习中师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7-50页 |
4.3.1 大班额影响合作学习的组织和调控 | 第47-48页 |
4.3.2 教师缺乏深入的理论认知 | 第48页 |
4.3.3 文本解读能力较差 | 第48页 |
4.3.4 教学任务重、教学时间紧 | 第48-49页 |
4.3.5 学生的个体差异 | 第49页 |
4.3.6 合作内容难易程度不恰当 | 第49页 |
4.3.7 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指导不足 | 第49-50页 |
5 改进学本式“卓越课堂”合作学习的策略 | 第50-55页 |
5.1 科学管理、制度助推 | 第50页 |
5.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| 第50-52页 |
5.2.1 科研促发展 | 第50-51页 |
5.2.2 提高合作学习教学技能 | 第51-52页 |
5.3 优化合作学习任务设计 | 第52-53页 |
5.3.1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 | 第52页 |
5.3.2 精挑细选合作学习问题 | 第52-53页 |
5.4 合理分配时间 | 第53页 |
5.5 注重个体差异 | 第53-54页 |
5.6 加深学生对合作学习的认知 | 第54页 |
5.7 加强学生合作技能的指导 | 第54-55页 |
6 结语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附录A | 第59-62页 |
附录B | 第62-63页 |
附录C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