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族符号与世界传达:《秦时明月》的影像符号与传播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绪论 | 第9-22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1-20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一章 动漫与影像符号 | 第22-32页 |
第一节 动漫概述与发展 | 第22-28页 |
一、动漫概述 | 第22-24页 |
二、世界动漫:美日领军 | 第24-27页 |
三、中国动漫:后起之秀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动漫与影像符号 | 第28-32页 |
一、影像符号 | 第28-29页 |
二、动漫中的影像符号 | 第29-32页 |
第二章 《秦时明月》影像符号的民族化 | 第32-62页 |
第一节 影像符号体系 | 第32-34页 |
第二节 人物符号 | 第34-43页 |
一、荆天明:成长中的侠 | 第35-36页 |
二、项少羽:成长中的王 | 第36-38页 |
三、盖聂:思想多元的剑侠 | 第38-41页 |
四、张良:运筹帷幄的儒侠 | 第41-43页 |
第三节 场景符号 | 第43-47页 |
一、小圣贤庄:儒家缩影 | 第43-45页 |
二、桃花林:避世天堂 | 第45-47页 |
第四节 服饰符号 | 第47-54页 |
一、秦人尚黑:尚武文化 | 第47-48页 |
二、诸子百家:自由多元 | 第48-52页 |
三、少数民族:异域风情 | 第52-54页 |
第五节 器物符号 | 第54-59页 |
一、剑:精神物化 | 第54-57页 |
二、机关术:墨家灵魂 | 第57-58页 |
三、幻音宝盒:魔音万千 | 第58-59页 |
第六节 音乐符号 | 第59-62页 |
第三章 《秦时明月》影像符号的世界传达 | 第62-72页 |
第一节 世界化表达 | 第62-67页 |
一、价值观:仁义与和平 | 第62-64页 |
二、审美观:文化与意境 | 第64-66页 |
三、技术观:3D技术 | 第66-67页 |
第二节 传播的世界化 | 第67-72页 |
一、传播策略 | 第68-69页 |
二、海外线上推广 | 第69-70页 |
三、国际动漫节 | 第70-72页 |
第四章 对比研究:《秦时明月》与《火影忍者》 | 第72-85页 |
第一节 影像符号对比 | 第72-79页 |
一、人物符号:双男主设定 | 第73-75页 |
二、服饰符号:传统与现代交汇 | 第75-79页 |
第二节 价值观与审美观对比 | 第79-85页 |
一、价值观表达:直白与含蓄 | 第79-82页 |
二、审美观:万物有灵与寄托山水 | 第82-85页 |
第五章 反思与启示 | 第85-89页 |
第一节 民族符号的现代表达 | 第85-86页 |
第二节 文化契合点的共鸣 | 第86页 |
第三节 动漫衍生品的创意开发 | 第86-87页 |
第四节 “观”本位的确立 | 第87-89页 |
结语 | 第89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6页 |
附录 | 第96-99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99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