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微电子学、集成电路(IC)论文--印刷电路论文

总线低功耗和串扰抑制编码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3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7-9页
     ·深亚微米总线及其问题第7-8页
     ·总线低功耗和串扰抑制编码的意义第8-9页
   ·国内外总线低功耗和串扰抑制编码研究状况第9-11页
     ·国外总线低功耗和串扰抑制编码研究状况简介第9-10页
     ·国内总线低功耗和串扰抑制编码研究状况简介第10-11页
   ·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第11-13页
第二章 深亚微米总线能耗和串扰延迟分析第13-27页
   ·深亚微米总线能耗分析第13-20页
     ·DSM总线模型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翻转能量分析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简化的能量等效模型第18-20页
   ·深亚微米总线串扰延迟分析第20-24页
     ·耦合总线和驱动器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延迟方程计算第21-23页
     ·编码提高速度第23-24页
   ·小结第24-27页
第三章 总线低功耗编码第27-43页
   ·总线低功耗编码发展历程第27-35页
     ·地址总线低功耗编码技术第27-33页
     ·数据总线低功耗编码技术第33-35页
   ·一种面向彩色CIS数据接口的低功耗编码方法第35-42页
     ·CIS并行数据接口的动态功耗表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图像数据位信号活动因子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·RAW RGB输出格式的CIS接口数据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接口低功耗编码方法及实现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及结论第40-42页
   ·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 总线串扰抑制编码第43-63页
   ·总线串扰抑制编码发展历程第43-52页
     ·空间编码方法第44-48页
     ·时间编码方法第48-52页
   ·自适应时空编码方法第52-61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时间编码方法第52-55页
     ·自适应时空编码方法第55-58页
     ·仿真结果第58-61页
   ·小结第61-63页
第五章 结束语第63-65页
致谢第65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71页
研究成果第71-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LTCC技术的宽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
下一篇:基于AMBA总线SoC的IP核设计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