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1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气固分离的分类 | 第11-16页 |
1.2.1 气固重力分离 | 第13页 |
1.2.2 气固荷电分离 | 第13-14页 |
1.2.3 气固离心及惯性分离 | 第14-16页 |
1.3 气固两相流动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实验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1.3.2 数值计算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气固两相流基本理论 | 第21-33页 |
2.1 单个固体颗粒受力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2 碰撞模型 | 第23-24页 |
2.3 课题研究方法 | 第24-33页 |
2.3.1 PIV 测量 | 第24-27页 |
2.3.2 数值计算 | 第27-33页 |
第三章 分叉管道实验与数值计算 | 第33-50页 |
3.1 分叉管道的主要性能参数 | 第34-35页 |
3.1.1 颗粒的分离效率 | 第34-35页 |
3.1.2 进气压力损失 | 第35页 |
3.1.3 清除流量系数 | 第35页 |
3.2 分叉管道实验研究 | 第35-40页 |
3.2.1 实验装置介绍 | 第35-36页 |
3.2.2 实验工况 | 第36-37页 |
3.2.3 流量测量 | 第37页 |
3.2.4 压力测量 | 第37-39页 |
3.2.5 分叉管道内固体颗粒运动图像的采集和处理 | 第39页 |
3.2.6 实验结果 | 第39-40页 |
3.3 分叉管道数值计算 | 第40-49页 |
3.3.1 网格划分与时间步长 | 第40-42页 |
3.3.2 数值计算边界条件 | 第42页 |
3.3.3 壁面沿程静压分布数值计算与实验压力比较 | 第42-44页 |
3.3.4 不同流量系数计算结果 | 第44-47页 |
3.3.5 不同流速计算结果 | 第47-49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弯道气固分离数值模拟 | 第50-62页 |
4.1 模型建立 | 第50-51页 |
4.2 不同扇角10μm 颗粒运动规律 | 第51-56页 |
4.2.1 物理模型 | 第51-52页 |
4.2.2 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| 第52-53页 |
4.2.3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3-56页 |
4.3 90°弯道颗粒运动规律 | 第56-61页 |
4.3.1 物理模型 | 第56-57页 |
4.3.2 计算结果 | 第57-6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第五章 带射流方腔流动的实验与数值计算 | 第62-80页 |
5.1 物理模型 | 第62-63页 |
5.2 实验研究 | 第63-69页 |
5.2.1 实验手段 | 第63页 |
5.2.2 实验台架 | 第63-65页 |
5.2.3 使用颗粒 | 第65-66页 |
5.2.4 试验工况 | 第66页 |
5.2.5 无射流气流场 | 第66-69页 |
5.3 数值计算 | 第69-70页 |
5.3.1 网格划分 | 第69页 |
5.3.2 计算方法与边界条件 | 第69-70页 |
5.4 带射流结果分析 | 第70-74页 |
5.4.1 流场对比 | 第70-71页 |
5.4.2 颗粒分布 | 第71-74页 |
5.5 不同射流速度数值计算分析 | 第74-78页 |
5.5.1 颗粒分布 | 第74-76页 |
5.5.2 流场分析 | 第76-7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六章 全文总结 | 第80-82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80-81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或录用论文 | 第85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