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2-25页 |
1 氨基甲酸乙酯 | 第12-14页 |
1.1 氨基甲酸乙酯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2 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理 | 第13-14页 |
2. 氨基甲酸乙酯的检测方法 | 第14-19页 |
2.1 样品前处理技术 | 第15-18页 |
2.2 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3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 | 第19-24页 |
3.1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原理 | 第20-22页 |
3.2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的应用及特点 | 第22-24页 |
4.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聚乙二醇溶胶-凝胶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和评价 | 第25-35页 |
1 前言 | 第25-26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6-29页 |
2.1 试剂 | 第26页 |
2.2 样品 | 第26页 |
2.3 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4 气相色谱条件 | 第27页 |
2.5 聚乙二醇/羟基硅油复合涂层萃取头制备 | 第27-28页 |
2.6 涂层对EC萃取效率的评价 | 第28页 |
2.7 涂层的制备重现性 | 第28页 |
2.8 涂层的溶剂稳定性评价 | 第28页 |
2.9 涂层的表面形貌结构 | 第28-2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1 涂层可能的反应机理 | 第29-31页 |
3.2 涂层对EC萃取效率的评价 | 第31-32页 |
3.3 涂层的制备重现性 | 第32页 |
3.4 涂层的溶剂稳定性评价 | 第32-33页 |
3.5 涂层表面形貌结构 | 第33-34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34-35页 |
第三章 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-气相色谱法检测发酵面制品中的氨基甲酸乙酯 | 第35-48页 |
1 前言 | 第35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35-39页 |
2.1 试剂和样品 | 第36页 |
2.2 仪器及气相色谱条件 | 第36-37页 |
2.3 顶空固相微萃取 | 第37页 |
2.4 加标后酝酿时间 | 第37页 |
2.5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面包中EC萃取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2.6 基质差异比较 | 第38页 |
2.7 MHS-SPME萃取条件的优化 | 第38-39页 |
2.8 MHS-SPME法定量 | 第39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6页 |
3.1 加标后酝酿时间 | 第39-40页 |
3.2 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面包中EC萃取的影响 | 第40-42页 |
3.3 基质差异比较 | 第42页 |
3.4 MHS-SPME萃取条件的优化 | 第42-45页 |
3.5 MHS-SPME方法评价 | 第45-46页 |
3.6 实际样品检测 | 第46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基于干燥剂修饰基质的多次顶空固相微萃取-气相色谱法检测酒精饮料中的氨基甲酸乙酯 | 第48-60页 |
1 前言 | 第48-49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49-52页 |
2.1 试剂 | 第49页 |
2.2 样品 | 第49-50页 |
2.3 仪器及气相色谱条件 | 第50页 |
2.4 顶空固相微萃取过程 | 第50页 |
2.5 气相色谱检测器的选用 | 第50-51页 |
2.6 水和盐对EC萃取的影响 | 第51页 |
2.7 MHS-SPME萃取条件的优化 | 第51-52页 |
2.8 MHS-SPME法定量 | 第52页 |
2.9 标准加入法 | 第52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9页 |
3.1 气相色谱检测器的选用 | 第52-53页 |
3.2 水和盐对EC萃取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3.3 MHS-SPME萃取条件的优化 | 第54-55页 |
3.4 MHS-SPME消除基质效应 | 第55-56页 |
3.5 MHS-SPME-GC方法评价 | 第56-57页 |
3.6 实际样品检测 | 第57-59页 |
4 结果与讨论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全文主要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8页 |
致谢 | 第68-69页 |
附录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