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9-17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理论基础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5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14-15页 |
1.5.1 农村中小学 | 第14-15页 |
1.5.2 布局调整 | 第15页 |
1.6 研究思路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现状调查研究 | 第17-29页 |
2.1 涞源县南马庄乡布局调整现状调查 | 第17-22页 |
2.1.1 南马庄乡基本状况 | 第17-18页 |
2.1.2 当地的教育状况 | 第18-19页 |
2.1.3 南马庄乡重点学校介绍 | 第19页 |
2.1.4 南马庄乡进行布局调整后的问题 | 第19-22页 |
2.2 青县马厂镇布局调整现状调查 | 第22-27页 |
2.2.1 青县马厂镇情况以及教育状况 | 第22-24页 |
2.2.2 马厂镇中小学布局调整状况 | 第24-25页 |
2.2.3 马厂镇重点小学、中学介绍 | 第25-26页 |
2.2.4 马厂镇在布局调整中遇到的问题和相关政策 | 第26-27页 |
2.3 马厂镇和南马庄乡的比较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7页 |
3.1 学生家长对于子女教育的认识不足 | 第29页 |
3.2 部分地区政府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认识不足 | 第29-30页 |
3.3 寄宿学校存在不足 | 第30-32页 |
3.4 固定资产流失 | 第32页 |
3.5 经费紧张 | 第32-33页 |
3.6 教师问题突出 | 第33-37页 |
第4章 解决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建议 | 第37-50页 |
4.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 | 第37-39页 |
4.1.1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| 第37页 |
4.1.2 提高教育的质量 | 第37-38页 |
4.1.3 充分利用教育资源,实现学校规模效益 | 第38-39页 |
4.2 中小学布局调整应遵循的原则 | 第39-41页 |
4.2.1 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原则 | 第39页 |
4.2.2 公平优先兼顾效益原则 | 第39-40页 |
4.2.3 统筹规划,就近入学原则 | 第40-41页 |
4.3 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模式 | 第41-42页 |
4.3.1 "九年一贯制"模式 | 第41页 |
4.3.2 "初中、完小+初小、教学点"模式 | 第41-42页 |
4.3.3 "初中、联办小学+教学点"模式 | 第42页 |
4.4 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问题的对策 | 第42-50页 |
4.4.1 深化人们对农村布局调整的认识 | 第42-43页 |
4.4.2 加强布局调整后学校的建设与管理 | 第43-45页 |
4.4.3 合理处置合并以后学校的资源,加大教育投入 | 第45-47页 |
4.4.4 合理安置剩余教师,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| 第47-50页 |
结束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附录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