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物理学论文--光学论文--应用光学论文

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光学聚焦器件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突破衍射极限的聚焦透镜的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超分辨聚焦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3 论文内容与结构第15-16页
第2章 亚波长光学聚焦的相关理论第16-26页
    2.1 矢量衍射理论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矢量衍射理论公式建立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不同衍射公式在近场亚波长光学计算结果对比:第19-20页
    2.2 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的基本理论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SPPs 及其色散关系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SPPs 的激发方式第22-23页
    2.3 FDTD 方法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FDTD 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有限时域差分的边界条件第24-25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5-26页
第3章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的相位迟滞作用实现聚焦第26-34页
    3.1 单层金属薄膜的光学特性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单层金属薄膜中狭缝对光的相位调制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金属薄膜对光的异常透射现象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多层金属薄膜狭缝的相位延迟第28页
    3.3 非周期金属光栅实现聚焦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用相位一致方法设计实现聚焦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非周期金属光栅设计方法第29-32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4章 多层非周期金属光栅实现聚焦及分析第34-44页
    4.1 限制单层非周期金属光栅狭缝最小宽度第34-35页
    4.2 提出多层结构实现聚焦第35页
    4.3 双层非周期金属光栅第35-37页
    4.4 三层非周期金属光栅第37-38页
    4.5 优化单层金膜厚度增加透过率第38-39页
    4.6 对准误差对结构的影响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横向对准误差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纵向误差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旋转误差第42-4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5章 光栅菲涅尔混合透镜的亚波长聚焦第44-49页
    5.1 衍射光学元件第44页
    5.2 数值计算及分析第44-48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结论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致谢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邻芳基酮醚的光化学反应及其在(+)-Licarin B合成中的应用研究
下一篇:内径7mm毛细管放电Xe离子极紫外光谱及时间特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