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0-14页 |
1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制度概述 | 第14-22页 |
1.1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界定 | 第14-17页 |
1.1.1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的含义 | 第14页 |
1.1.2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分类 | 第14-17页 |
1.2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制度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1.2.1 信用的含义 | 第17-18页 |
1.2.2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制度的界定 | 第18页 |
1.3 中介机构信用制度对资本市场的重要意义 | 第18-22页 |
1.3.1 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运作中的规范作用 | 第18-19页 |
1.3.2 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信用的规范作用 | 第19-20页 |
1.3.3 中介机构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作用 | 第20页 |
1.3.4 中介机构对理性投资的引导作用 | 第20-22页 |
2 我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缺失的现状及成因 | 第22-33页 |
2.1 我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缺失的表现 | 第22-25页 |
2.1.1 帮助公司骗取上市资格 | 第22-23页 |
2.1.2 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审计严重失职 | 第23-24页 |
2.1.3 协助上市公司“圈钱” | 第24页 |
2.1.4 散布虚假信息误导投资者 | 第24-25页 |
2.1.5 其他失信行为 | 第25页 |
2.2 我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缺失的原因 | 第25-33页 |
2.2.1 规范中介机构信用行为法律制度的不完善 | 第25-29页 |
2.2.2 资本市场监管体制建设的不完善 | 第29-30页 |
2.2.3 契约信用文化的缺失 | 第30-31页 |
2.2.4 中介机构独立性不足 | 第31-33页 |
3 美国对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的规制及启示 | 第33-42页 |
3.1 美国对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的规制 | 第33-39页 |
3.1.1 立法的不断完善 | 第33-34页 |
3.1.2 加强政府对中介机构的外部监管 | 第34-36页 |
3.1.3 提高中介机构的执业独立性 | 第36-38页 |
3.1.4 加重中介机构的法律责任 | 第38-39页 |
3.2 美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9-42页 |
3.2.1 立法完善与时俱进 | 第39页 |
3.2.2 注重全社会的信用建设 | 第39-40页 |
3.2.3 提高中介机构执业独立性 | 第40页 |
3.2.4 监管思路的逐步转变 | 第40-41页 |
3.2.5 加强对中介机构执业的技术层面规范 | 第41-42页 |
4 我国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制度的完善 | 第42-57页 |
4.1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的立法完善 | 第42-51页 |
4.1.1 中介机构征信立法的完善 | 第42-44页 |
4.1.2 中介机构失信刑事责任承担的立法完善 | 第44-45页 |
4.1.3 中介机构失信民事责任承担的立法完善 | 第45-50页 |
4.1.4 中介机构准入退出制度的立法完善 | 第50-51页 |
4.2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信用监管的完善 | 第51-53页 |
4.2.1 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对资本市场中介机构监管的完善 | 第51页 |
4.2.2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自律管理的完善 | 第51-53页 |
4.3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契约信用文化的培育与建设 | 第53-54页 |
4.4 资本市场中介机构执业独立性的完善 | 第54-57页 |
4.4.1 中介机构运营模式的完善 | 第54-55页 |
4.4.2 中介机构组织形式的优化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后记 | 第60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