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半导体技术论文--场效应器件论文

柔性铁电存储结构的研制及表征

目录第3-5页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7-15页
    1.1 铁电材料概述第7-8页
    1.2 铁电聚合物概述第8-9页
    1.3 铁电薄膜的特点及其应用第9-10页
    1.4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(FeFET)第10-11页
    1.5 铁电薄膜的可靠性问题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极化疲劳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印记失效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极化保持性能丧失第13-14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第14-15页
第二章 铁电薄膜的制备及表征第15-22页
    2.1 P(VDF-TrFE)溶液的配制第15页
    2.2 P(VDF-TrFE)铁电薄膜的制备第15-16页
    2.3 原子力显微镜(AFM)薄膜表征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原子力显微镜(AFM)的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(VDF-TrFE)薄膜的AFM表面形貌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薄膜厚度测量第18页
    2.4 P(VDF-TrFE)铁电薄膜的电学表征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极化翻转电流和电滞回线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极化保持性能电学表征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极化疲劳的电学表征第20-21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 柔性基板弯曲对铁电薄膜电学性能的影响第22-32页
    3.1 实验样品制备第22页
    3.2 样品形貌AFM表征第22-23页
    3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3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基板弯曲对铁电膜矫顽场和剩余极化的影响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板弯曲对铁电膜电学保持性能的影响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基板弯曲对铁电膜疲劳特性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基板弯曲对铁电膜漏电流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四章 铁电/缓冲层复合电容结构电学性能的改善第32-40页
    4.1 实验样品制备第32-33页
    4.2 样品形貌AFM表征第33-35页
    4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样品厚度测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复合结构等效矫顽电压计算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单层和复合结构铁电膜滞回线比较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单层和复合结构铁电膜电学保持性能比较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单层和复合结构铁电膜漏电流比较第3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五章 铁电场效应晶体管(FeFET)结构的输出和转移特性第40-54页
    5.1 实验样品制备第41-42页
    5.2 样品形貌AFM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FeFET氧化物半导体载流子迁移率和闽值电压的计算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IZO-FeFET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IWO-FeFET的输出特性和转移特性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P(VDF-TrFE)薄膜对阈值电压的调节作用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器件可靠性问题第51-5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53-54页
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9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RFID读写器接收机数字基带降采样滤波器设计
下一篇:转型期我国大学践行社会公共价值教育的意义及路径安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