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修复复合材料中微胶囊破裂行为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1.1 自修复复合材料简介 | 第9-12页 |
| 1.1.1 自修复机理 | 第9-10页 |
| 1.1.2 微胶囊技术 | 第10-12页 |
| 1.1.3 原位聚合法 | 第12页 |
| 1.2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1.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1.2.2 本课题的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第二章 实验测试原理和方法 | 第15-24页 |
| 2.1 量纲分析法 | 第15-17页 |
| 2.1.1 量纲齐次性原则 | 第15页 |
| 2.1.2 布金汉定理 | 第15-17页 |
| 2.2 纳米压痕实验法 | 第17-23页 |
| 2.2.1 纳米压入测试技术 | 第17-18页 |
| 2.2.2 玻氏压针 | 第18-19页 |
| 2.2.3 纳米压入测试原理 | 第19-23页 |
| 2.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章 微胶囊囊壁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| 第24-35页 |
| 3.1 微胶囊囊壁试样的纳米压痕实验 | 第24-28页 |
| 3.1.1 实验试样制备 | 第24页 |
| 3.1.2 纳米压入测试 | 第24-25页 |
| 3.1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3.2 微胶囊结构体的纳米压痕实验 | 第28-34页 |
| 3.2.1 实验试样制备 | 第29页 |
| 3.2.2 纳米压入测试 | 第29-31页 |
| 3.2.3 实验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| 第31-32页 |
| 3.2.4 确定弹性模量和强度极限 | 第32-34页 |
| 3.3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| 第四章 含正置裂纹的复合材料中微胶囊破裂行为研究 | 第35-46页 |
| 4.1 扩展有限元法简介 | 第35-38页 |
| 4.1.1 扩展有限元法的位移模式 | 第35-37页 |
| 4.1.2 有限元模拟过程中裂纹的扩展准则 | 第37-38页 |
| 4.2 裂纹扩展和微胶囊破裂行为研究 | 第38-45页 |
| 4.2.1 建立分析模型 | 第38-40页 |
| 4.2.2 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5页 |
| 4.3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第五章 偏置裂纹对微胶囊破裂行为的影响研究 | 第46-53页 |
| 5.1 偏置裂纹试件的显微光弹性拉伸实验 | 第46-50页 |
| 5.1.1 试件的制备 | 第46页 |
| 5.1.2 实验装置 | 第46-48页 |
| 5.1.3 实验过程及结果 | 第48-50页 |
| 5.2 偏置裂纹扩展的数值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5.2.1 建立分析模型 | 第50页 |
| 5.2.2 模拟结果及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5.3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|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3-55页 |
| 6.1 结论 | 第53-54页 |
| 6.2 工作展望 | 第54-5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| 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情况 | 第59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