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1.2 研究目的 | 第8-9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1.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国内外研究方法简述 | 第9-11页 |
1.3 蚁群算法国内外研究简述 | 第11页 |
1.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3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1.5 可能的创新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模型构建 | 第15-21页 |
2.1 优化相关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1 系统理论 | 第15页 |
2.1.2 精明增长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3 区位理论 | 第16页 |
2.2 结构优化与蚁群路径寻优的理论相关性 | 第16-18页 |
2.2.1 动态系统 | 第16-17页 |
2.2.2 多目标决策与信息反馈 | 第17-18页 |
2.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数学模型 | 第18-21页 |
2.3.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技术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3.2 构建结构优化模型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蚁群算法在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中的应用 | 第21-30页 |
3.1 蚁群 | 第21-23页 |
3.1.1 蚁群的信息系统 | 第21-22页 |
3.1.2 蚂蚁的觅食行为 | 第22-23页 |
3.2 人工蚂蚁算法基本思想 | 第23-27页 |
3.2.1 两种蚂蚁的区别 | 第23-24页 |
3.2.2 蚂蚁系统及算法流程 | 第24-25页 |
3.2.3 蚁群系统 | 第25-26页 |
3.2.4 人工蚁群算法 | 第26-27页 |
3.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蚁群算法模型 | 第27-30页 |
3.3.1 基本思想 | 第27-28页 |
3.3.2 求解步骤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实例分析 | 第30-48页 |
4.1 研究区概况 | 第30-33页 |
4.1.1 区位 | 第30-31页 |
4.1.2 水文 | 第31页 |
4.1.3 气候 | 第31页 |
4.1.4 土壤 | 第31页 |
4.1.5 植被 | 第31-32页 |
4.1.6 人口 | 第32页 |
4.1.7 经济社会状况 | 第32-33页 |
4.2 模型因子分析(按规划地类) | 第33-41页 |
4.2.1 主要地类动态变化(2009-2013) | 第33-38页 |
4.2.2 主要地类空间分布 | 第38-41页 |
4.3 项目区土地利用特点 | 第41页 |
4.4 结构优化面临的形势 | 第41-42页 |
4.5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数学模型 | 第42-48页 |
4.5.1 目标函数 | 第42-43页 |
4.5.2 模型约束条件 | 第43-48页 |
第五章 部分算法编译 | 第48-52页 |
5.1 变量定义 | 第48页 |
5.2 目标及约束条件 | 第48-49页 |
5.3 部分算法代码 | 第49-52页 |
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6.1 总结 | 第52页 |
6.2 研究不足和展望 | 第52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硕士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| 第57-58页 |
致谢(Acknowledgement)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