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国家公债、债券、外债论文

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引言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1.6 创新与不足第17-19页
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基础理论第19-28页
    2.1 地方政府债务的内涵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政府债务的含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方政府债务的含义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地方政府债务的统计口径第20-22页
    2.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内涵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含义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组成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理论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财政风险矩阵理论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财政分权理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委托代理理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权力制约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路径依赖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债务管理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其他相关理论第27-28页
3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第28-39页
    3.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现状分析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总体规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来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应用第30-31页
    3.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分析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风险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结构风险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风险第34-35页
    3.3 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成因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财政分权不彻底,财权、事权不匹配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经济转轨过程中形成的投融资体制不完善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监管机制出台滞后,债务规模却已形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政绩考核存在缺陷,导致政府行为异常第38-39页
4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借鉴第39-44页
    4.1 新西兰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举债权限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规模控制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预算管理及债务报告制度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风险管理第39-40页
    4.2 澳大利亚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举债权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规模控制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预算管理及债务报告制度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风险管理第40页
    4.3 美国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举债权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规模控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预算管理及债务报告制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风险管理第41-42页
    4.4 国外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启示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地方政府债务举债权限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控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第43-44页
5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建议第44-51页
    5.1 赋予我国地方政府举债权限的风险控制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必要性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赋予地方政府发债权的难点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阶段的风险控制第45-46页
    5.2 建立债务规模控制体系,控制规模风险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需求控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供给控制第46-47页
    5.3 建立完善的地方政府债务预算管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统一口径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硬化预算约束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绩效管理原则第47-48页
    5.4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对地方政府债务偿还能力的预警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对投资项目收益回报的预警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基金第48-49页
    5.5 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监督机制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信息披露制度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建立监督机制第49-51页
6 结语第51-52页
后记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
下一篇:平台类购物网站信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