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

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8-13页
    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的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的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12-13页
2 碳金融概述第13-21页
    2.1 碳金融的涵义第13页
    2.2 碳金融市场概述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碳金融交易市场的起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碳金融交易市场参与者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碳金融交易工具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碳金融市场结构第16-17页
    2.3 碳金融国际公约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《京都议定书》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近年来其他重要会议第19-21页
3 碳金融的发展现状第21-27页
    3.1 全球碳金融发展现状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发展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全球 CDM 的发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碳基金的发展第23-24页
    3.2 国际商业银行的碳金融实践第24-27页
4 我国商业银行 SWOT 分析第27-33页
    4.1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优势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中国碳减排资源丰富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中国 CDM 市场碳交易前景广阔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我国拥有碳减排的成本优势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稳定的政治经济政策环境第29页
    4.2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劣势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商业银行缺乏碳金融实践经验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国际先进金融机构对碳交易的垄断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金融创新和服务能力不足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人才缺乏第30页
    4.3 中国发展碳金融的机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契机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商业银行追求盈利和规避风险的需要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树立商业银行品牌形象和提升的市场地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激发创新能力,提升国际话语权第31页
    4.4 我国银行发展低碳金融的威胁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金融政策激励措施不足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机制建设不完全,缺乏配套环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贸易保护主义蔓延,碳关税开征第32-33页
5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现状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5.1 碳金融市场体系初步搭建第33-34页
    5.2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总体概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主要模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我国商业银行参与碳金融实践第36-38页
    5.3 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施现状评价第38-39页
6 我国银行碳金融业务发展策略第39-43页
    6.1 加强商业银行基础能力建设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加快发展低碳金融的硬件和组织建设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完善经营管理机制,打造低碳金融服务体系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积极寻求与国内外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4 加强低碳理念的宣传营销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6.1.5 重视人才建设第40页
    6.2 商业银行发展碳金融外部政策环境的建议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加快碳金融市场机制建设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完善促进碳金融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建立碳金融监管政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培育碳金融中介服务体系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5 战略储备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第42-43页
7 结论与展望第43-45页
    7.1 研究结论第43页
    7.2 研究展望第43-45页
致谢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8-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
下一篇:关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