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导入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导入的研究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2.1 课堂导入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1.2.2 课堂导入的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9-23页 |
2.1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2 奥苏伯尔的先行组织者理论 | 第20页 |
2.3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4 现代课程观理论 | 第21-23页 |
3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因素的调查研究 | 第23-36页 |
3.1 研究内容的确定 | 第23页 |
3.2 研究过程的实施 | 第23-25页 |
3.3 课堂导入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| 第25-32页 |
3.4 成因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4.1 知识观: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| 第32页 |
3.4.2 教材观:教师的教材观没有改革 | 第32-33页 |
3.4.3 学生观:对学生的主体地位认识不明确 | 第33页 |
3.4.4 教学方法:教学中不能用恰当的方式设计导课 | 第33-34页 |
3.5 相应对策 | 第34-36页 |
3.5.1 不断补充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| 第34页 |
3.5.2 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| 第34页 |
3.5.3 积极接受并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| 第34-35页 |
3.5.4 落实“以生为本”的学生观 | 第35页 |
3.5.5 正确认识导课的价值 | 第35-36页 |
4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导入案例分析 | 第36-43页 |
4.1 衔接新旧知识的导入法 | 第36-37页 |
4.2 体验化学史的导入法 | 第37-39页 |
4.3 多媒体动态演示的导入法 | 第39页 |
4.4 演示趣味实验的导入法 | 第39-40页 |
4.5 讲述故事情境的导入法 | 第40-41页 |
4.6 激发认知冲突的导入法 | 第41-43页 |
5 研究的结论及反思 | 第43-45页 |
5.1 研究的结论 | 第43页 |
5.2 反思 | 第43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