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水产、渔业论文--水产养殖技术论文--水产养殖设备论文--饲养设备论文--水质净化装置论文

水质调控对生物滤器生物膜培养的影响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目录第10-12页
0 前言第12-14页
1 综述第14-33页
    1.1 水产养殖废水问题及构建循环水养殖的必要性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水产养殖废水产生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构建循环水养殖的必要性第15-16页
    1.2 循环水养殖研究进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1.3 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净水技术研究第1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养殖水处理概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水产养殖废水物理净化技术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水产养殖废水化学净化技术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水产养殖废水生物净化技术第21-31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31-33页
2. 进水氨氮浓度对生物膜上细菌数量及对生物膜成熟周期的影响 .第33-4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33-34页
    2.2 材料与方法第34-35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的配置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生物膜培养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生物膜结构测定及数据处理分析第36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分析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各生物膜培养过程中水体无机氮浓度的变化趋势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各生物膜培养阶段填料上所附着细菌数量的动态变化第39-41页
    2.5 讨论第41-42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2-43页
3. 碳氮比对滤料除氨氮能力的影响试验研究第43-55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3页
    3.2 材料与方法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与装置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生物滤器的启动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不同初始氨氮浓度不同 C/N 下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初始氨氮浓度不同 C/N 下亚硝态氮浓度变化过程中最高积累情况分析第52页
    3.4 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不同 C/N 不同进水氨氮浓度下各滤料除氨硝化速率的探讨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关于各滤料亚硝态氮积累原因的探讨第53-54页
    3.5 小结第54-55页
4.气水比对不同进水氨氮下生物滤池去除氨氮能力的影响研究第55-6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 4.2 材料与方法第56页
    4.3 实验方法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人工模拟海水养殖废水的配置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生物膜的培养方法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试验设计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水质分析及数据处理方法第58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分析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气水比条件下各生物滤器对 TAN 的平均去除率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综合各气水比条件下各生物滤器对 TAN 的平均去除率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不同气水比下生物膜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最高积累浓度的变化第61页
    4.5 讨论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不同气水比条件对各生物滤器硝化能力的原因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同一气水比条件下对各生物滤器硝化性能的原因探讨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气水比对生物滤器在硝化过程中亚硝态氮浓度积累的原因探讨第62-63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5.结论第64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个人简历第72页
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-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方海域典型泻湖大叶藻(Zostera marina L.)植株移植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不同吸收剂和发酵液对马铃薯渣和红薯渣青贮饲料发酵品质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