减振镗杆结构设计及仿真分析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1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2 课题来源 | 第11页 |
1.2 减振镗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1-15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| 第15-16页 |
1.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减振镗杆系统模型建立 | 第17-29页 |
2.1 被动消振基本原理 | 第17-20页 |
2.1.1 阻尼消振的原理 | 第17-18页 |
2.1.2 动力消振的原理 | 第18-20页 |
2.2 减振镗杆简化模型建立 | 第20-22页 |
2.3 减振镗杆理论模型建立 | 第22-28页 |
2.3.1 最优同调频率的求解 | 第24-27页 |
2.3.2 最优阻尼的求解 | 第27-28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3章 减振镗杆结构设计 | 第29-36页 |
3.1 等效质量 | 第29页 |
3.2 镗杆杆身结构设计 | 第29-31页 |
3.3 冷却管设计 | 第31页 |
3.4 减振装置的构成元件 | 第31-35页 |
3.4.1 减振块设计 | 第31-32页 |
3.4.2 动力吸振器各参数的确定 | 第32页 |
3.4.3 弹簧橡胶设计 | 第32-34页 |
3.4.4 阻尼液选取 | 第34-35页 |
3.4.5 减振镗杆的整体结构设计 | 第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镗杆减振效果仿真分析 | 第36-47页 |
4.1 ADAMS 和 ANSYS 仿真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1.1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 ADAMS | 第36-37页 |
4.1.2 ANSYS 软件简介 | 第37-38页 |
4.2 减振镗杆仿真过程 | 第38-44页 |
4.2.1 建立刚性区域 | 第38-40页 |
4.2.2 建立多柔体镗杆仿真模型 | 第40-41页 |
4.2.3 减振镗杆振动仿真分析 | 第41-43页 |
4.2.4 减振镗杆参数仿真验证 | 第43-44页 |
4.3 不同类型镗杆仿真对比 | 第44-4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减振镗杆的装夹 | 第47-51页 |
5.1 深孔镗削的加工形式 | 第47-48页 |
5.1.1 工件固定刀具作旋转进给 | 第47页 |
5.1.2 工件旋转刀具只作进给 | 第47-48页 |
5.2 减振镗杆的夹具设计 | 第48-49页 |
5.3 夹具的模态分析 | 第49页 |
5.4 减振镗杆与实现镗杆的刚度对比 | 第49-5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