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网络视野下大学生政治心理差异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9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大学生网络政治心理与行为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大学生网络政治心理的塑造和引导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相关概念和理论阐释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大学生政治心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政治社会化理论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社会学习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“培养”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9页
    1.5 研究设计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对象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问卷的编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调查与统计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4 问卷信度检验分析第21-22页
第2章 网络视野下大学生政治心理发展状况分析第22-44页
    2.1 大学生政治心理基本状况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大学生政治认同感的基本状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大学生政治信任感的基本状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大学生政治动机的基本情况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基本状况第25-27页
    2.2 不同类型大学生政治心理现状的比较研究第27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不同类别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差异比较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不同网络使用方式大学生政治心理差异性比较第33-40页
    2.3 网络与现实维度下大学生政治参与心理比较研究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网络与现实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范围界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网络与现实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差异化分析第41-44页
第3章 网络视野下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历史分析第44-50页
    3.1 大学生上网使用情况历史对比第44-45页
    3.2 大学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生成第45-46页
    3.3 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变化与发展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网络的使用与政治效能感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网络的使用与大学生政治参与理性第48-50页
第4章 网络视野下大学生良好政治心理的塑造途径第50-59页
    4.1 政府网络治理工作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打击网络政治谣言,整顿网络环境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建立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建立回应型政府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健全网络政治参与制度第52-53页
    4.2 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心理和行为的培养第53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校对大学生政治认知能力的培养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高校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理性的培养第55-59页
第5章 小结第59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4-65页
附录A第65-68页

论文共6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研究
下一篇:我国高校廉政制度文化建设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