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民政工作论文--其他论文

湖东街道青年汇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:成效、问题与对策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引言第9-10页
导论第10-2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文献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对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历程的研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志愿者的历史发展及存在意义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志愿者激励问题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志愿者现行激励对策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三、概念界定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志愿者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社区志愿者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湖东街道青年汇社区及社区志愿者概况与特点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激励机制第21页
    四、理论支持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激励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人本管理理论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协同治理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文献研究法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调查问卷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访谈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参与式观察法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五)定量分析法第25-26页
第一章 青年汇社区志愿者现行激励机制及其成效第26-32页
    一、青年汇社区志愿者队伍现行激励机制第26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青年汇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全过程激励模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青年汇社区志愿者队伍现行激励机制构成第27-30页
    二、青年汇社区志愿者现行激励机制所取得的成效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从“默默无闻”到“家喻户晓”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从“一腔热血”到“井然有序”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从“消磨时光”到“意义非凡”第31-32页
第二章 青年汇社区志愿者现行激励机制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32-36页
    一、青年汇社区志愿者现行激励机制尚存在的问题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志愿者激励理念的认知方面存在困惑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志愿者激励制度建设缺乏资金支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社区没有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激励运行机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志愿者激励环境有待改善第33页
    二、青年汇社区志愿者现行激励机制现存问题的原因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多数志愿者没有正视激励机制的作用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社区居民积极性和参与度不够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社会组织专业化管理能力不足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宣传手段单一,缺乏号召力第35-36页
第三章 完善青年汇社区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对策思考第36-44页
    一、贯彻内外相结合激励理念指导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自我激励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团体激励第37页
    二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第37-38页
    三、改进社区志愿者激励方法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采用灵活的激励方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提高社会组织专业化管理能力第40页
    四、营造良好的志愿活动氛围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政府人才导向作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舆论氛围渲染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文化氛围烘托第41页
    五、结合志愿者、社区及政府三方优势,构建协作关系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构建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激励机制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多方位统一协调,整合优化激励要素第42-44页
结论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9页
附录第49-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乡镇简政放权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--以靖江市新桥镇为例
下一篇:城市街道办事处职能定位的问题与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