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建设工程争端仲裁调解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1页 |
1.3.2 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1.3.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.4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3-22页 |
2.1 中国仲裁调解的历史发展 | 第13-14页 |
2.1.1 古代调解 | 第13页 |
2.1.2 诉讼调解 | 第13-14页 |
2.1.3 仲裁调解 | 第14页 |
2.2 调解技巧的相关研究 | 第14-19页 |
2.2.1 西方调解技巧 | 第14-19页 |
2.2.2 中国调解技巧 | 第19页 |
2.3 调解障碍的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4 中国的国家文化特征 | 第20-21页 |
2.5 仲裁员-调解员的权力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建设工程争端仲裁调解的调解技巧与调解障碍 | 第22-30页 |
3.1 研究方法 | 第22页 |
3.2 数据收集 | 第22-26页 |
3.3 数据分析 | 第26页 |
3.4 研究结果 | 第26-30页 |
3.4.1 调解技巧 | 第26-28页 |
3.4.2 调解障碍 | 第28-30页 |
第4章 调解员的仲裁员身份对争端当事人心理的影响 | 第30-32页 |
4.1 研究方法 | 第30页 |
4.2 数据收集 | 第30页 |
4.3 数据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4 研究结果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讨论 | 第32-39页 |
5.1 建设工程争端仲裁调解的调解技巧 | 第32-34页 |
5.2 建设工程争端仲裁调解的调解障碍 | 第34-35页 |
5.3 调解员的仲裁员身份对争端当事人心理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5.4 考虑中国国家文化倾向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5.5 考虑中国企业制度文化的影响 | 第37页 |
5.6 考虑中国人的“面子”和“里子”观念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5.7 与现有研究的比较 | 第38-39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39-41页 |
6.1 结论 | 第39-40页 |
6.2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| 第40-4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1-46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46-47页 |
附录 调查问卷 | 第47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