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果树园艺论文--仁果类论文--苹果论文

一个嘎拉系苹果营养变异系的特性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2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2-26页
   ·我国苹果生产概况第12-13页
   ·陕西省苹果品种发展历史、现状及育种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·育种方法研究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·有性杂交育种和远缘杂交育种第14页
     ·实生选种第14页
     ·诱变育种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单倍体育种第15页
     ·基因工程的应用第15页
     ·芽变选种第15-16页
   ·苹果的植物学性状和农业性状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苹果的植物学性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·苹果的农业性状第17页
   ·苹果的抗寒性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·苹果生理生化指标与抗寒性的关系第18-19页
   ·苹果的采后贮藏生理特性第19-23页
     ·呼吸作用第19-20页
     ·乙烯代谢第20-21页
     ·硬度的变化第21页
     ·挥发物质的变化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淀粉和糖的变化第22页
     ·色泽的变化第22-23页
     ·mRNA和蛋白质的变化第23页
     ·酶的变化第23页
     ·有机酸的变化第23页
   ·苹果果实膨大期的矿质营养研究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我国苹果施肥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 ·果实膨大期苹果对矿质营养的需要第24-25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25-26页
第二章 嘎拉营养变异系GB-1的植物学性状与农业性状调查研究第26-35页
   ·嘎拉营养变异系GB-1的来源第26页
   ·试验地概况第26页
   ·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6页
   ·植物学性状的调查内容与方法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叶第26-27页
     ·花第27页
     ·果实第27页
     ·种子第27页
     ·树体第27页
   ·农业性状调查内容与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物候期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生长结果习性第28页
     ·果实品质特性第28页
     ·果实储藏性第2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28-33页
     ·嘎拉营养变异系GB-1的果实性状第28-29页
     ·嘎拉营养变异系GB-1的生物学特性第29页
     ·嘎拉营养变异系GB-1的植物学特征第29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比较第29-32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品种的农业性状比较第32-33页
   ·小结第33-35页
第三章 嘎拉营养变异系GB-1的抗寒性研究第35-45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35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3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及方法第35-38页
     ·电导法测电解质渗出率第35页
     ·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保护酶活性的测定第36-38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品种在低温处理中电解质外渗量差异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品种在低温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品种在低温处理下丙二醛(MDA)含量的变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品种在低温处理下保护酶的活性变化第41-43页
   ·小结第43-45页
第四章 嘎拉营养变异系GB-1的贮藏性研究第45-53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45页
   ·试验处理与贮藏方法第45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方法第45-47页
     ·果实硬度的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·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·可滴定酸含量测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·Vc含量测定第46页
     ·失重率的测定第46页
     ·呼吸速率第46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方法第46-47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7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冷藏条件下的硬度变化第47-48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冷藏条件下的可溶性固形物(TSS)含量变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冷藏条件下的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第49-50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冷藏条件下的可滴定酸含量的变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冷藏条件下的失重率变化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不同早熟苹果冷藏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的变化第52页
   ·小结第52-53页
第五章 在果实膨大期对嘎啦营养变异系GB-1的追肥效应研究第53-60页
   ·试验地概况和材料第53页
     ·试验地概况第53页
     ·试验材料第53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·测定指标与方法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含量、新梢长度、新梢基径和叶面积第54页
     ·果实品质指标的测定第54页
     ·数据处理第54-5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55-59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平氮肥的施肥效应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平氮磷钾混合肥(N:P:K=2:2:3)的施肥效应第56-57页
     ·不同水平果树专用复混肥料(N:P:K=8:12:15)的施肥效应第57-59页
   ·小结第59-60页
第六章 结论与讨论第60-63页
   ·结论第60-61页
   ·讨论第61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8页
致谢第68-69页
作者简介第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
下一篇:温室作业柔性底盘驱动轮及其控制器的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