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21页 |
·山杏资源及其价值 | 第11-13页 |
·山杏资源开发与丰产栽培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山杏资源开发研究 | 第13页 |
·山杏丰产栽培研究 | 第13-14页 |
·山杏种质资源及分类研究 | 第14-21页 |
·山杏形态观测研究 | 第14-16页 |
·山杏花期抗冻研究 | 第16页 |
·山杏细胞学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山杏孢粉学研究 | 第17页 |
·山杏授粉生物学研究 | 第17页 |
·山杏蛋白质研究 | 第17-19页 |
·山杏分子标记研究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案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21-22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22页 |
·研究目标和方案设计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研究方法 | 第23-31页 |
·样地设置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区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样地设置 | 第24-25页 |
·山杏种核变异研究 | 第25-27页 |
·形态学统计 | 第25-26页 |
·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测定 | 第26-27页 |
·山杏典型变异类型研究 | 第27页 |
·种质资源变异状况调查 | 第27页 |
·各变异类型差异 | 第27页 |
·数量性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 | 第27页 |
·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研究 | 第27-30页 |
·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| 第27-28页 |
·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SDS-PAGE电泳 | 第28-30页 |
·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1-51页 |
·山杏种核变异分析 | 第31-37页 |
·形态变异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各产地间杏核差异分析 | 第32-34页 |
·不同形态杏核间差异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山杏典型变异类型分析 | 第37-46页 |
·各变异类型差异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数量性状与经济性状相关性 | 第44-46页 |
·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 | 第46-49页 |
·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质蛋白含量分析 | 第46-47页 |
·各类型种子可溶性蛋白电泳分析 | 第47-49页 |
·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结果 | 第49-51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51-53页 |
·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变异 | 第51页 |
·丰产山杏选育标准 | 第51-52页 |
·黄土高原山杏种质资源分类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8页 |
附录 | 第58-71页 |
附录1 39种不同形态的种核照片 | 第58-60页 |
附录2 37种山杏典型变异类型照片 | 第6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