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地方农业经济论文

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过程研究

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3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3-20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3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生态农业第13-15页
     ·生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 ·简评第16页
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意义第17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7-19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  ·技术路线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可能创新点第19-20页
第二章 研究区域概况第20-24页
   ·自然条件概况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地理位置第20页
     ·气候第20页
     ·植被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土壤侵蚀及水土流失第21页
   ·社会经济条件概况第21-24页
     ·土地利用现状第22页
     ·经济状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政策情况第23页
     ·交通状况第23-24页
第三章 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效应分析第24-28页
   ·商品型生态农业模式类型及其特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商品型生态农业结构特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商品型生态农业功能特征第25页
   ·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耦合效应第25-27页
     ·产业耦合效应第26页
     ·资源环境耦合效应第26页
     ·社会耦合效应第26-27页
   ·讨论第27-28页
第四章 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分析第28-35页
   ·研究方法——结构方程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方法选择第28页
     ·结构方程模型简述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数据来源第29页
   ·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结构方程模型构建第29-32页
     ·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关系概念模型建立第29-30页
     ·结构方程计算第30-32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2-34页
     ·模型假设分析第32页
     ·模型拟合指数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·模型计算结果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·讨论第34-35页
第五章 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态势及可能趋势第35-4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5-37页
     ·耦合度模型第35-36页
     ·互动过程模型第36-37页
   ·指标体系及权重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要素体系第37页
     ·确定耦合要素权重第37-38页
   ·数据来源及标准化处理第38-39页
   ·结果及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·农业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演化方程第39页
     ·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态势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·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互动过程模型及可能发展趋势第41-42页
   ·讨论第42-44页
第六章 黄土丘陵区商品型生态农业系统耦合发展策略第44-46页
   ·优化商品型生态农业产业结构,提高商品型生态农业的耦合功能效应第44页
   ·扶持相关产业发展第44-45页
   ·确定生态阈值、继续推行合理的政策第45页
   ·建立合理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加强农村人口教育第45页
     ·农村扶贫政策尤其是老弱病残的保障机制建立第45-46页
第七章 结论与展望第46-48页
   ·结论第46-47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47-48页
参考文献第48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作者简介第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益评价
下一篇:延安地区退耕还林(草)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