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州科技保险发展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导论 | 第8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3.1 结构安排 | 第13-14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4 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2 科技风险与科技保险的相关理论 | 第15-20页 |
2.1 科技风险的一般理论 | 第15-16页 |
2.1.1 科技风险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科技风险的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1.3 科技风险的管理 | 第16页 |
2.2 科技保险的基本理论 | 第16-20页 |
2.2.1 科技保险的含义 | 第16-17页 |
2.2.2 科技保险的特点 | 第17页 |
2.2.3 科技保险的数理基础 | 第17-19页 |
2.2.4 科技保险的运行模式 | 第19-20页 |
3 广州市科技保险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0-31页 |
3.1 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现状 | 第20-22页 |
3.1.1 我国科技保险发展概述 | 第20-21页 |
3.1.2 我国科技保险实施绩效评价 | 第21-22页 |
3.2 广州市科技保险发展概述 | 第22-28页 |
3.2.1 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概况 | 第22-25页 |
3.2.2 广州市科技保险实施进展与成效 | 第25-28页 |
3.3 广州市科技保险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3.3.1 科技保险的覆盖率偏低 | 第28-29页 |
3.3.2 缺乏创新型保险险种 | 第29页 |
3.3.3 科技企业保险意识不强 | 第29页 |
3.3.4 保险产品定价风险高 | 第29-30页 |
3.3.5 缺乏专业的科技保险中介机构 | 第30-31页 |
4 广州市科技保险发展的博弈分析 | 第31-36页 |
4.1 科技保险不同主体的利益分析 | 第31页 |
4.2 科技保险不同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| 第31-35页 |
4.2.1 企业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2.2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分析 | 第32-33页 |
4.2.3 政府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3 博弈分析结论 | 第35-36页 |
5 促进广州市科技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| 第36-44页 |
5.1 政府部门 | 第36-37页 |
5.1.1 加大科技保险政策宣传 | 第36页 |
5.1.2 创新财政补贴方式 | 第36-37页 |
5.1.3 建立科技风险大数据平台 | 第37页 |
5.2 保险公司 | 第37-40页 |
5.2.1 提高创新险种供给水平 | 第37-40页 |
5.2.2 整合保险资源 | 第40页 |
5.2.3 培育科技保险人才 | 第40页 |
5.3 高新技术企业 | 第40-41页 |
5.3.1 提高科技保险意识 | 第40页 |
5.3.2 建立合理风险分担机制 | 第40-41页 |
5.4 第三方机构 | 第41-44页 |
5.4.1 大力发展建立科技银行 | 第41-43页 |
5.4.2 完善保险中介机构 | 第43-44页 |
总结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致谢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