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债务的法律处置相关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4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一、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债务处置争议焦点 | 第14-22页 |
(一)诉讼主体适格性争议 | 第14-18页 |
1、公司法人资格灭失时间 | 第14-16页 |
2、诉讼主体可适应性比较 | 第16-18页 |
(二)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处置争议 | 第18-20页 |
1、遗漏债权因法定而消灭 | 第18-19页 |
2、遗漏债权因承诺而消灭 | 第19页 |
3、遗漏债权因继受而存在 | 第19-20页 |
(三)公司注销后遗漏债务处置争议 | 第20-22页 |
1、因履行法定程序而消灭 | 第20页 |
2、因清算组过错而承担责任 | 第20-21页 |
3、因股东义务而承担责任 | 第21页 |
4、因股东承诺而承担责任 | 第21-22页 |
二、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债务处置规定 | 第22-26页 |
(一)国家立法层面相关规定 | 第22-23页 |
1、公司法人资格灭失规定 | 第22页 |
2、公司清算组法律职责规定 | 第22页 |
3、公司清算组禁止性规定 | 第22-23页 |
(二)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 | 第23-24页 |
1、适格诉讼主体规定 | 第23页 |
2、遗漏债务处置规定 | 第23-24页 |
3、注销登记承诺规定 | 第24页 |
(三)地方法院法律适用参考 | 第24-26页 |
1、上海高院相关规定 | 第24-25页 |
2、北京高院相关规定 | 第25-26页 |
三、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债务法理分析 | 第26-35页 |
(一)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债务处置原则 | 第26-27页 |
1、利益衡平原则 | 第26页 |
2、诚实信用原则 | 第26页 |
3、社会公平原则 | 第26-27页 |
(二)公司注销后适格诉讼主体的确立 | 第27-29页 |
1、公司法人终止标准的确立 | 第27-28页 |
2、股东可作为适格诉讼主体 | 第28-29页 |
(三)公司注销后遗漏债权的实现途径 | 第29-31页 |
1、股东可对遗漏债权行使追索权 | 第29-30页 |
2、公司清算报告中承诺债权已清理完毕的处置 | 第30-31页 |
(四)公司注销后遗漏债务的清偿规则 | 第31-33页 |
1、经依法清算后公司注销的情形 | 第31-32页 |
2、公司未经依法清算注销情形 | 第32-33页 |
3、公司未经清算核准注销情形 | 第33页 |
(五)公司清算报告中承诺债务已清理完毕的处置 | 第33-35页 |
1、清算组承担责任的承诺 | 第33-34页 |
2、股东承担责任的承诺 | 第34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38页 |
致谢 | 第3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