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2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1.3.1 国外研究文献 | 第13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文献 | 第14-18页 |
1.3.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| 第18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8-21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2 G行黑龙江省分行理财销售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 | 第21-33页 |
2.1 G行黑龙江省分行基本情况 | 第21-26页 |
2.1.1 G行黑龙江省分行理财销售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现状 | 第21-24页 |
2.1.2 G行黑龙江省分行理财销售业务存在的主要风险 | 第24-26页 |
2.2 理财业务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26-29页 |
2.2.1 “飞单”私售仍缺乏有效的管控机制 | 第26页 |
2.2.2 操作流程中的合规管控主动性不足 | 第26-27页 |
2.2.3 客户准入风险评估环节管控不严 | 第27页 |
2.2.4 产品说明书签订过程管控松懈 | 第27-28页 |
2.2.5 理财产品销售考核指标设置不利于风险管控 | 第28-29页 |
2.3 理财销售风险内部控制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3页 |
2.3.1 内部管控体系不健全 | 第29-30页 |
2.3.2 销售流程控制手段陈旧 | 第30-31页 |
2.3.3 基层网点管理者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| 第31页 |
2.3.4 各类风险排查流于形式 | 第31-33页 |
3 G行黑龙江省分行理财销售风险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| 第33-45页 |
3.1 理财销售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的目标 | 第33页 |
3.2 理财销售业务风险内部控制的重点环节和要求 | 第33-36页 |
3.2.1 加强五个环节管理 | 第33-34页 |
3.2.2 严格遵守五项要求 | 第34-36页 |
3.3 针对“飞单”私售管控机制不健全的的优化措施 | 第36-38页 |
3.3.1 完善售前信息披露制度 | 第36页 |
3.3.2 规范销售行为与业务办理流程 | 第36-37页 |
3.3.3 完善事后客户回访机制 | 第37-38页 |
3.4 针对操作流程中的合规管控主动性不足的优化措施 | 第38-42页 |
3.4.1 加强理财销售业务集中授权管理 | 第38页 |
3.4.2 优化绩效评价风险考核指标体系 | 第38-39页 |
3.4.3 强化管理层对风险防控的职能 | 第39-41页 |
3.4.4 加强关键岗位人员风险警示教育力度和频度 | 第41-42页 |
3.5 针对客户准入评估和产品说明书签订环节的优化措施 | 第42-45页 |
3.5.1 推广动态风险管理平台系统应用 | 第42-43页 |
3.5.2 深化监督检查考核体系 | 第43-45页 |
4 G行黑龙江省分行理财销售业务风险内部控制保障措施 | 第45-50页 |
4.1 将理财销售风险管理纳入发展重点战略 | 第45-47页 |
4.1.1 全面建设、优化、拓宽理财业务渠道 | 第45-46页 |
4.1.2 全面加强理财销售队伍建设与考核机制完善 | 第46-47页 |
4.1.3 转变理财销售产品低风险的传统观念 | 第47页 |
4.2 完善业务管理环节的各项制度、组织架构等保障体系 | 第47-48页 |
4.2.1 加快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的法律法规建设 | 第47-48页 |
4.2.2 提高稽核系统的独立性 | 第48页 |
4.3 高度重视外部监管要求 | 第48-50页 |
4.3.1 切实利用外部监管机构推动作用 | 第49页 |
4.3.2 持续保持与监管机构良性沟通 | 第49-5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