厌氧微生物降解苯酚特性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1.1.1 苯酚废水的产生与危害 | 第9页 |
1.1.2 苯酚废水处理的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1.2 苯酚降解机理的理论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2.1 厌氧消化基础理论 | 第11-12页 |
1.2.2 厌氧条件下苯酚降解机理 | 第12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、意义和内容 | 第12-15页 |
1.3.1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1.3.3 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1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5-18页 |
2.1.1 厌氧微生物与苯酚废水 | 第15-16页 |
2.1.2 实验装置 | 第16-17页 |
2.1.3 检测指标与实验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2.1 静态接触试验 | 第18页 |
2.2.2 动态连续运行反应器试验 | 第18-19页 |
2.2.3 苯酚的降解机理分析和优势菌群分析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启动阶段微生物降解苯酚的试验研究 | 第21-32页 |
3.1 静态接触试验的启动 | 第21-26页 |
3.1.1 厌氧微生物耐受苯酚毒性的研究 | 第21-23页 |
3.1.2 苯酚对污泥颗粒结构的影响分析 | 第23-25页 |
3.1.3 驯化初期苯酚的降解特性研究 | 第25-26页 |
3.2 连续运行装置启动研究 | 第26-30页 |
3.2.1 低负荷启动 | 第26-27页 |
3.2.2 高负荷启动 | 第27-28页 |
3.2.3 动态反应器中厌氧污泥对苯酚的反应 | 第28-30页 |
3.3 静态实验与动态试验的对比研究 | 第30-31页 |
3.3.1 启动时间和苯酚去除率对比分析 | 第30页 |
3.3.2 厌氧颗粒污泥形态变化对比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厌氧微生物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2-42页 |
4.1 苯酚降解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2-37页 |
4.1.1 苯酚降解过程中p H的变化 | 第32-34页 |
4.1.2 苯酚降解过程中ORP的变化 | 第34-36页 |
4.1.3 DO对微生物的降解苯酚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4.2 厌氧条件下产气量的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2.1 微生物降解苯酚的产气状况 | 第37-38页 |
4.2.2 产气量极少的原因分析 | 第38页 |
4.3 动态连续运行性能研究 | 第38-41页 |
4.3.1 进水浓度对微生物的影响 | 第39页 |
4.3.2 温度变化对微生物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4.3.3 水力条件对微生物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苯酚降解的机理研究 | 第42-50页 |
5.1 适应后厌氧微生物的性状变化研究 | 第42-43页 |
5.1.1 颗粒污泥表征变化 | 第42-43页 |
5.1.2 颗粒污泥结构变化研究 | 第43页 |
5.2 优势菌属演变 | 第43-45页 |
5.2.1 驯化前菌属特性分析 | 第44-45页 |
5.2.2 驯化后菌属特性分析 | 第45页 |
5.3 苯酚降解途径分析 | 第45-48页 |
5.3.1 混合液物质成分分析 | 第46页 |
5.3.2 苯酚转化路径分析 | 第46-4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7页 |
附录 | 第57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