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山花菇多糖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研究
致谢 | 第7-8页 |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5页 |
1.1 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| 第16-22页 |
1.1.1 真菌多糖的提取 | 第16-18页 |
1.1.2 真菌多糖的分离纯化 | 第18-19页 |
1.1.3 真菌多糖的结构表征 | 第19-21页 |
1.1.4 真菌多糖的生物活性 | 第21-22页 |
1.2 花菇多糖研究进展 | 第22-23页 |
1.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1.3.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| 第23页 |
1.3.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5-34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2.2 主要试剂 | 第25页 |
2.3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25-26页 |
2.4 实验方法 | 第26-34页 |
2.4.1 黄山花菇多糖的提取 | 第26页 |
2.4.2 黄山花菇多糖的纯化 | 第26页 |
2.4.3 黄山花菇多糖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| 第26-27页 |
2.4.4 黄山花菇多糖结构表征 | 第27-29页 |
2.4.5 流变学性质研究 | 第29页 |
2.4.6 硫酸酯化修饰 | 第29-31页 |
2.4.7 免疫调节活性评价 | 第31页 |
2.4.8 抗氧化活性检测 | 第31-32页 |
2.4.9 抗肿瘤活性检测 | 第32-33页 |
2.4.10 数据处理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66页 |
3.1 多糖的纯化及分子量测定 | 第34页 |
3.2 单糖组成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3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8页 |
3.4 紫外光谱分析 | 第38页 |
3.5 甲基化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6 部分酸水解 | 第40-42页 |
3.7 一级结构解析 | 第42-47页 |
3.7.1 FMP1的结构解析 | 第42-43页 |
3.7.2 FMP2-1的结构解析 | 第43-45页 |
3.7.3 FMP3-1的结构解析 | 第45-46页 |
3.7.4 FMPS的结构解析 | 第46-47页 |
3.8 高级结构研究 | 第47-49页 |
3.9 流变学性质研究 | 第49-55页 |
3.9.1 粘度和应力的变化 | 第49-51页 |
3.9.2 动态粘弹性行为 | 第51-54页 |
3.9.3 凝胶点的确定 | 第54页 |
3.9.4 凝胶特性和凝胶机理 | 第54-55页 |
3.10 硫酸酯化修饰 | 第55-58页 |
3.10.1 硫酸基含量测定标准曲线 | 第56页 |
3.10.2 硫酸酯化条件正交优化试验 | 第56-57页 |
3.10.3 硫酸酯化多糖红外光谱分析 | 第57-58页 |
3.11 生物活性研究 | 第58-66页 |
3.11.1 免疫调节活性 | 第58-62页 |
3.11.2 抗氧化活性 | 第62-64页 |
3.11.3 抗肿瘤活性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