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滚筒机洗的纺织品保护洗涤模式研究
摘要 | 第5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19页 |
1.1 引言 | 第14页 |
1.2 污渍的分类与去污机制 | 第14-16页 |
1.2.1 污渍的分类 | 第14-15页 |
1.2.2 污渍的洗涤过程 | 第15页 |
1.2.3 影响机洗去污的常见因素 | 第15-16页 |
1.3 纺织品机洗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蚕丝织物保护洗涤性能研究 | 第19-33页 |
2.1 实验部分 | 第19-24页 |
2.1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19-20页 |
2.1.2 蚕丝织物污渍布的制备 | 第20-21页 |
2.1.3 测试部分 | 第21-22页 |
2.1.4 洗涤工艺参数的设置 | 第22-24页 |
2.2 结果与讨论 | 第24-32页 |
2.2.1 滚筒洗衣机蚕丝织物原程序洗涤性能研究 | 第24页 |
2.2.2 酒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24-25页 |
2.2.3 果汁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25-26页 |
2.2.4 泥渍去污率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2.5 牛奶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2.6 炭黑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2.7 食用油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29-30页 |
2.2.8 蚕丝织物缩水率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2.9 蚕丝织物的皱变分析 | 第31-32页 |
2.3 本章结论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棉针织物保护洗涤性能研究 | 第33-44页 |
3.1 实验部分 | 第33-35页 |
3.1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33页 |
3.1.2 棉针织物污渍布的制备 | 第33页 |
3.1.3 测试部分 | 第33页 |
3.1.4 洗涤工艺参数的设置 | 第33-35页 |
3.2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3页 |
3.2.1 滚筒洗衣机棉针织物原程序洗涤性能研究 | 第35页 |
3.2.2 红酒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.3 果汁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.4 泥渍去污率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2.5 牛奶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2.6 炭黑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2.7 食用油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2.8 机洗棉针织物缩水率分析 | 第41-42页 |
3.2.9 机洗棉针织物纬斜率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3 本章结论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羊毛织物保护洗涤性能研究 | 第44-55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44-46页 |
4.1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44页 |
4.1.2 羊毛织物污渍布的制备 | 第44页 |
4.1.3 测试部分 | 第44页 |
4.1.4 洗涤工艺参数的设置 | 第44-46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4页 |
4.2.1 滚筒洗衣机羊毛织物原程序洗涤性能研究 | 第46页 |
4.2.2 红酒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2.3 果汁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.4 泥渍去污率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2.5 牛奶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6 炭黑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50-51页 |
4.2.7 食用油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51-52页 |
4.2.8 机洗羊毛织物缩水率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2.9 羊毛织物的纬斜率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 本章结论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羽绒服保护洗涤性能研究 | 第55-66页 |
5.1 实验部分 | 第55-57页 |
5.1.1 实验材料与设备 | 第55页 |
5.1.2 羽绒服织物污渍布的制备 | 第55页 |
5.1.3 测试部分 | 第55-56页 |
5.1.4 洗涤工艺参数的设置 | 第56-57页 |
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65页 |
5.2.1 滚筒洗衣机羽绒原程序洗涤性能研究 | 第57-58页 |
5.2.2 红酒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2.3 果汁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59-60页 |
5.2.4 泥渍去污率分析 | 第60-61页 |
5.2.5 牛奶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61-62页 |
5.2.6 炭黑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62-63页 |
5.2.7 食用油污渍去污率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2.8 机洗羽绒蓬松变化率分析 | 第64页 |
5.2.9 机洗羽绒形变分析 | 第64-65页 |
5.3 本章结论 | 第65-6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6-71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6-70页 |
6.2 课题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