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以人为本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创新点摘要第7-10页
绪论第10-14页
第一章 以人为本理论概述第14-21页
    1.1 以人为本理论的渊源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马克思人本主义理论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思想第17-18页
    1.2 以人为本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形成及发展第18-21页
第二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理论的必要性及原则第21-25页
    2.1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理论的必要性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需求第22-23页
    2.2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理论的原则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倡导师生全员参与原则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保证教育管理平等原则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原则第24-25页
第三章 以人为本理论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第25-30页
    3.1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逐渐增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高校逐渐树立了人文关怀的理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以人为本理论逐渐成为教育者的共识第26-27页
    3.2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不足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倾向灌输教育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缺乏人性化理念第28页
    3.3 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薄弱的原因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以人为本理论未完全融入于教学中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为人服务理念未完全落实于工作中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以人为本思想未完全实施于管理中第29-30页
第四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贯彻以人为本理论的思考第30-38页
    4.1 完善以人为本理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新媒体与传统式教学相结合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灌输式与互动式教育相结合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第32-33页
    4.2 丰富以人为本理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作为教育的根本准则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把维护学生正当权益作为教育的基本保障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第34-35页
    4.3 完善以人为本理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整体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相结合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学校引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丰富校园文化优化教育环境第36-38页
结论第38-39页
参考文献第39-42页
发表文章目录第42-43页
致谢第43-44页

论文共4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辅导员专业化问题浅析--以昆明五所本科院校为例
下一篇:当代社会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