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核电离心风机的国内外发展及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3 机械系统可靠性概述及其研究意义 | 第13-16页 |
1.3.1 可靠性理论的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3.2 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方法及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的技术思路及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离心风机结构与功能分析及其系统可靠性模型 | 第18-37页 |
2.1 离心风机的主要构成 | 第19-24页 |
2.1.1 离心风机的部件及工作原理 | 第19-22页 |
2.1.2 离心风机的特点和功能框图 | 第22-24页 |
2.2 离心风机零部件常见的的主要失效模式分析 | 第24-29页 |
2.2.1 风机叶轮故障与分析 | 第24-27页 |
2.2.2 蜗壳的可靠性分析 | 第27页 |
2.2.3 主轴的可靠性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2.4 电机的可靠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2.2.5 减震器的可靠性分析 | 第29页 |
2.2.6 支撑系统可靠性分析 | 第29页 |
2.3 离心风机整机常见的的主要失效模式分析 | 第29-32页 |
2.3.1 风机振动超标 | 第29-30页 |
2.3.2 离心风机异常噪音 | 第30-31页 |
2.3.3 离心风机旋转失速 | 第31页 |
2.3.4 离心风机性能下降 | 第31页 |
2.3.5 离心风机故障预防措施 | 第31-32页 |
2.4 离心风机的可靠性模型 | 第32-36页 |
2.4.1 可靠性模型概述 | 第32-33页 |
2.4.2 典型系统可靠性模型 | 第33-34页 |
2.4.3 离心风机可靠性模型 | 第34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核电站离心风机的特殊性 | 第37-49页 |
3.1 核级离心风机的耐腐蚀性 | 第37-39页 |
3.2 核级离心风机的抗震性 | 第39-47页 |
3.2.1 核电站抗震性概述 | 第39-40页 |
3.2.2 核电站抗震性研究方法 | 第40-47页 |
3.3 核级离心风机的抗老化管理 | 第47页 |
3.4 核级离心风机的检验与实验 | 第47-48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4章 离心风机的故障模式、影响及危害性分析(FMECA) | 第49-90页 |
4.1 FMECA概述 | 第49-52页 |
4.1.1 FMECA的背景及应用 | 第49-50页 |
4.1.2 FMECA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50-51页 |
4.1.3 FMECA的分析目的及基本任务 | 第51页 |
4.1.4 FMECA的分类 | 第51-52页 |
4.2 FMECA分析 | 第52-58页 |
4.2.1 FMECA的实施步骤 | 第52页 |
4.2.2 FMECA的实施内容 | 第52-58页 |
4.3 离心风机的FMECA分析研究 | 第58-62页 |
4.3.1 离心风机的系统定义 | 第58-59页 |
4.3.2 离心风机的FMECA分析 | 第59页 |
4.3.3 离心风机的CA定量分析 | 第59-62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2-90页 |
第5章 离心风机的故障树分析 | 第90-106页 |
5.1 故障树分析概述 | 第90-92页 |
5.1.1 故障树的特点 | 第90-91页 |
5.1.2 FMECA分析与FTA分析的关系 | 第91-92页 |
5.2 故障树的分析步骤 | 第92-96页 |
5.2.1 故障树分析常用的符号及逻辑门类型 | 第92-94页 |
5.2.2 故障树的分析步骤 | 第94-95页 |
5.2.3 故障树定性定量分析 | 第95-96页 |
5.3 离心风机的FTA分析研究 | 第96-103页 |
5.3.1 离心风机事件划分及代码 | 第96-98页 |
5.3.2 离心风机验机故障树的建立 | 第98-102页 |
5.3.3 离心风机的定性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5.4 综合FMECA分析与FTA分析的结论 | 第103-10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06-108页 |
6.1 本文结论 | 第106-107页 |
6.2 展望 | 第107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2页 |
致谢 | 第11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