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第2章 宏观环境分析 | 第14-21页 |
2.1 政治法律环境 | 第14-16页 |
2.1.1 国际金融市场开放后金融法规制定发展 | 第14-15页 |
2.1.2 银监部门对金融机构监管 | 第15-16页 |
2.1.3 银行内控合规政策 | 第16页 |
2.2 经济环境 | 第16-17页 |
2.3 技术环境 | 第17-18页 |
2.4 社会文化环境 | 第18-20页 |
2.4.1 人口分布的变化 | 第18-19页 |
2.4.2 消费结构的变化 | 第19页 |
2.4.3 家庭结构的变化 | 第19页 |
2.4.4 环保意识的变化 | 第19-20页 |
2.5 宏观环境分析汇总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行业环境分析 | 第21-35页 |
3.1 我国城市金融行业现状分析 | 第21-26页 |
3.1.1 金融业发展现状 | 第21-24页 |
3.1.2 竞争方式和竞争对手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1.3 定价机制 | 第25-26页 |
3.2 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2.1 资产和负债业务 | 第26-28页 |
3.2.2 中间业务 | 第28页 |
3.3 行业结构分析 | 第28-35页 |
3.3.1 主要竞争银行及其优劣势特点 | 第28-32页 |
3.3.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| 第32-33页 |
3.3.3 中小企业的议价能力 | 第33-34页 |
3.3.4 替代品威胁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| 第35-47页 |
4.1 G农行基本情况 | 第35-36页 |
4.2 股权结构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 存款组织能力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4 经营机制分析 | 第38页 |
4.5 技术资源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6 市场地位分析 | 第39-42页 |
4.7 产品结构分析 | 第42-45页 |
4.7.1 资产业务 | 第42-43页 |
4.7.2 负债业务 | 第43-45页 |
4.8 组织效能分析 | 第45页 |
4.9 人力资源分析 | 第45-47页 |
第5章 SWOT分析 | 第47-59页 |
5.1 企业优势(S) | 第47-49页 |
5.2 企业劣势(W) | 第49-50页 |
5.3 外部机会(O) | 第50-52页 |
5.4 威胁因素(T) | 第52-53页 |
5.5 组合策略匹配 | 第53-58页 |
5.5.1 SO策略:依靠内部优势抓住外部机会 | 第53-55页 |
5.5.2 WO策略:利用外部机会克服内部弱点 | 第55-56页 |
5.5.3 ST策略:利用内部优势抵制外部威胁 | 第56-57页 |
5.5.4 WT策略:减少内部弱点回避外部威胁 | 第57-58页 |
5.6 SWOT分析汇总 | 第58-59页 |
第6章 服务营销创新策略 | 第59-71页 |
6.1 企业使命、愿景、策略目标和服务营销现状分析 | 第59-60页 |
6.2 4P组合的服务营销策略 | 第60-65页 |
6.2.1 因客而变,增加银行产品服务的附加值 | 第60-63页 |
6.2.2 因利而变,通过细分客户实行差异化定价策略 | 第63-64页 |
6.2.3 因地而变,通过网点布局满足不同地区客户金融服务需求 | 第64-65页 |
6.2.4 因时而变,通过促销策略满足客户不同时期的金融需求 | 第65页 |
6.3 流程优化的服务营销策略 | 第65-67页 |
6.3.1 加强网点文明服务标准化导入后期固化,通过良好金融服务吸引客户 | 第65-67页 |
6.3.2 推动电子银行流程投入建设,增加客户体验与教育的服务营销水平 | 第67页 |
6.4 有形化的服务营销策略 | 第67-71页 |
结论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