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8-17页 |
1.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8-11页 |
1.1.1 本文的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7页 |
1.2.1 民间金融的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2.2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的研究综述 | 第13-16页 |
1.2.3 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民间金融的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7-24页 |
2.1 民间金融概念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2.1.1 民间金融的一般形式—民间自由借贷 | 第17页 |
2.1.2 组织化的民间金融形式—互助会 | 第17-18页 |
2.1.3 机构化的民间金融形式—地下钱庄 | 第18页 |
2.2 民间金融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2.2.1 二元结构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2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.3 资金缺口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成因分析 | 第24-32页 |
3.1 中小企业融资概述 | 第24-26页 |
3.1.1 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 | 第24-25页 |
3.1.2 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 | 第25-26页 |
3.2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发展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2.1 民间融资需求旺盛 | 第26页 |
3.2.2 逐渐呈现出高息高风险特征 | 第26-27页 |
3.2.3 民间借贷纠纷率持续上升 | 第27页 |
3.3 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及成因分析 | 第27-32页 |
3.3.1 供给层面原因 | 第27-28页 |
3.3.2 需求层面原因 | 第28-30页 |
3.3.3 政策性原因 | 第30-32页 |
第4章 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微观分析 | 第32-39页 |
4.1 民间金融流入中小企业的规模估算 | 第32-34页 |
4.1.1 估算思路 | 第32-33页 |
4.1.2 估算过程 | 第33-34页 |
4.2 微观视角下中小企业选择民间金融的原因分析 | 第34-39页 |
4.2.1 融资风险理论视角 | 第34-36页 |
4.2.2 效用最大化视角 | 第36-39页 |
第5章 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优势及问题分析 | 第39-45页 |
5.1 民间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优势 | 第39-41页 |
5.1.1 信息成本优势 | 第39-40页 |
5.1.2 交易成本优势 | 第40页 |
5.1.3 担保优势 | 第40-41页 |
5.2 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存在的问题 | 第41-45页 |
5.2.1 民间借贷融资成本偏高 | 第41-43页 |
5.2.2 民间借贷风险较高 | 第43-44页 |
5.2.3 民间借贷法律体系和监管机制存在缺陷 | 第44-45页 |
第6章 引导民间金融合理服务中小企业的政策建议 | 第45-51页 |
6.1 降低民间借贷融资成本 | 第45-47页 |
6.1.1 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| 第45-46页 |
6.1.2 降低企业融资的税费负担 | 第46页 |
6.1.3 加强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与创新 | 第46-47页 |
6.2 控制民间融资风险 | 第47-48页 |
6.2.1 严格控制民间借贷在公司总负债中所占比例 | 第47页 |
6.2.2 合理控制贷款与投资的期限 | 第47页 |
6.2.3 警惕实业和金融的混合经营 | 第47-48页 |
6.2.4 谨慎选择贷款机构 | 第48页 |
6.3 建立健全民间融资规制机制 | 第48-51页 |
6.3.1 健全民间金融法律体系 | 第49-50页 |
6.3.2 完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后记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