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4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4-20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8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8-20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| 第20-23页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1.3.2 研究思路 | 第21页 |
1.3.3 创新之处 | 第21-23页 |
第2章 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相关概述 | 第23-28页 |
2.1 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及意义 | 第23-24页 |
2.1.1 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 | 第23页 |
2.1.2 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 | 第23-24页 |
2.2 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8页 |
2.2.1 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公平观理论为指导 | 第24-25页 |
2.2.2 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基础 | 第25页 |
2.2.3 以共享发展理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理论为支撑 | 第25-28页 |
第3章 培育与践行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面临困境及成因分析 | 第28-49页 |
3.1 问卷设计与结果初步分析 | 第28-33页 |
3.1.1 问卷设计 | 第28-29页 |
3.1.2 问卷结果初步分析 | 第29-33页 |
3.2 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 | 第33-35页 |
3.2.1 提升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| 第33-34页 |
3.2.2 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 | 第34页 |
3.2.3 提高民族地区人民整体素质 | 第34-35页 |
3.3 比较民族地区与汉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现状 | 第35-40页 |
3.3.1 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财政支持力度不相等 | 第35-36页 |
3.3.2 教育共享发展理念教师整体素质有差距 | 第36-37页 |
3.3.3 教育共享发展理念教育重视程度不相同 | 第37-38页 |
3.3.4 教育共享发展理念教育资源分配不衡 | 第38-40页 |
3.4 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理念培育与践行面临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| 第40-49页 |
3.4.1 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,阻碍了教育的共享发展 | 第41-43页 |
3.4.2 民族地区重视程度不够,降低了教育共享的程度 | 第43-45页 |
3.4.3 民族地区师资不稳定,消减了教育共享的宣传力度 | 第45-47页 |
3.4.4 民族地区环境条件落后,限制了教育共享的发展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培育和践行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路径探析 | 第49-69页 |
4.1 加大民族地区教育投入,稳固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经济基础 | 第50-51页 |
4.1.1 加大教育支持力度,增加教育投入 | 第50页 |
4.1.2 开展公益资助活动,扩展资金渠道 | 第50-51页 |
4.1.3 统筹规划教育资金,促进共享分配 | 第51页 |
4.2 改善民族地区传统观念,加强对教育共享的重视程度 | 第51-55页 |
4.2.1 树立共同发展理念,重视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| 第52-53页 |
4.2.2 树立包容性发展理念,促进教育的共享发展 | 第53-54页 |
4.2.3 树立人人共享观念,保障学生平等受教育权 | 第54-55页 |
4.3 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素质,提升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师资保障 | 第55-64页 |
4.3.1 调整教师队伍结构,提高综合素质 | 第56-60页 |
4.3.2 创建校际交流平台,共享优质资源 | 第60-61页 |
4.3.3 完善督导评估工作,落实管理工作 | 第61-64页 |
4.4 优化民族地区环境建设,提高教育共享发展理念的环境条件 | 第64-69页 |
4.4.1 优化社会环境,促进政府加强引导 | 第64-66页 |
4.4.2 优化学校环境,提高教育者整体素质 | 第66-68页 |
4.4.3 优化家庭环境,增强受教育的基础 | 第68-69页 |
结语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附录A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共享化调查问卷 | 第75-78页 |
附录B 访问提纲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