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7页 |
1.1 底泥重金属污染研究概述 | 第13-15页 |
1.1.1 底泥简介和主要特点 | 第13页 |
1.1.2 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1.3 底泥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2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影响的研究概述 | 第15-17页 |
1.2.1 生物炭的简介和主要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2.2 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1.2.3 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 | 第17页 |
1.3 生物炭对土壤或底泥微生物影响的研究概述 | 第17-21页 |
1.3.1 微生物的丰度 | 第18-19页 |
1.3.2 微生物群落结构 | 第19-20页 |
1.3.3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| 第20-21页 |
1.4 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办法 | 第21-24页 |
1.4.1 16S/18S rRNA/rDNA序列分析技术 | 第22页 |
1.4.2 磷脂肪酸多态性分析(PLFA) | 第22-23页 |
1.4.3 聚合酶链-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PCR-DGGE) | 第23页 |
1.4.4 PCR-SSCP | 第23页 |
1.4.5 荧光原位杂交(FISH)技术 | 第23-24页 |
1.4.6 焦磷酸测序(Pyrosequencing)技术 | 第24页 |
1.5 课题的研究构想 | 第24-27页 |
1.5.1 本课题的研究依据与思路 | 第24-25页 |
1.5.2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河流底泥重金属的修复研究 | 第27-36页 |
2.1 引言 | 第27页 |
2.2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27页 |
2.3 实验设备与仪器 | 第27-28页 |
2.4 实验原理和测定方法 | 第28-31页 |
2.4.1 底泥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| 第28页 |
2.4.2 水稻秸秆生物炭的制备 | 第28页 |
2.4.3 底泥基本性质的测定 | 第28-30页 |
2.4.4 底泥样品实验设置 | 第30页 |
2.4.5 底泥样品重金属毒性浸出的测定 | 第30页 |
2.4.6 数据分析 | 第30-31页 |
2.5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4页 |
2.5.1 底泥和生物炭基本性质 | 第31页 |
2.5.2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底泥pH和有机质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2.5.3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底泥重金属镉和锌毒性浸出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河流底泥微生物胞外酶的影响研究 | 第36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6页 |
3.2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36页 |
3.3 实验设备与仪器 | 第36-37页 |
3.4 实验原理和测定方法 | 第37-40页 |
3.4.1 底泥样品实验设置 | 第37页 |
3.4.2 脲酶测定 | 第37-38页 |
3.4.3 蔗糖酶测定 | 第38-39页 |
3.4.4 磷酸酶测定 | 第39-40页 |
3.4.5 数据分析 | 第40页 |
3.5 结果与讨论 | 第40-45页 |
3.5.1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底泥脲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0-41页 |
3.5.2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底泥转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3.5.3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底泥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3.5.4 底泥理化性质、重金属毒性浸出、酶活间的相关性分析 | 第43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河流底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研究 | 第46-60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46页 |
4.3 实验设备与仪器 | 第46-47页 |
4.4 实验原理和测定方法 | 第47-53页 |
4.4.1 底泥样品的准备 | 第47页 |
4.4.2 底泥DNA的提取和纯化 | 第47-49页 |
4.4.3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49-51页 |
4.4.4 聚合酶链-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PCR-DGGE) | 第51-53页 |
4.4.5 数据分析 | 第53页 |
4.5 结果与讨论 | 第53-59页 |
4.5.1 底泥微生物丰度的变化 | 第53-55页 |
4.5.2 底泥细菌群落分析 | 第55-57页 |
4.5.3 冗余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71页 |
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1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