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数字经济下特许权使用费税收风险概述 | 第14-21页 |
2.1 数字经济 | 第14-16页 |
2.1.1 数字经济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2 数字经济的主要特征 | 第15-16页 |
2.2 特许权使用费 | 第16页 |
2.3 税收风险 | 第16-18页 |
2.3.1 税收风险的基本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3.2 税收风险的类型 | 第17-18页 |
2.4 风险管理 | 第18-21页 |
2.4.1 风险管理概念的起源 | 第18页 |
2.4.2 风险管理概念 | 第18页 |
2.4.3 税收风险管理的概念 | 第18页 |
2.4.4 税收风险管理的目标 | 第18-19页 |
2.4.5 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 | 第19-21页 |
第3章 数字经济下特许权使用费的税收风险分析 | 第21-36页 |
3.1 特许权使用费的税制及涉外税收风险分析 | 第21-31页 |
3.1.1 所得分类规则对特许权使用费认定的风险分析 | 第21-28页 |
3.1.2 常设机构规则对特许权使用费认定的风险分析 | 第28-31页 |
3.2 特许权使用费的税收征管及执法风险分析 | 第31-36页 |
3.2.1 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31页 |
3.2.2 税收风险管理中征纳双方博弈分析 | 第31-36页 |
第4章 数字经济下特许权使用费税制的国际经验借鉴 | 第36-44页 |
4.1 国际组织关于特许权使用费的相关规定 | 第36-39页 |
4.1.1 受益所有人的界定问题 | 第36-37页 |
4.1.2 跨国特许权使用费来源地的判定 | 第37页 |
4.1.3 影响跨国特许权使用费征税权的特例——常设机构 | 第37-38页 |
4.1.4 两大范本对征税权规定的评析 | 第38-39页 |
4.2 发达国家关于特许权使用费的税收管理实践 | 第39-42页 |
4.2.1 日本的相关税收管理经验 | 第39-40页 |
4.2.2 欧洲的特许权使用费优惠税制 | 第40-42页 |
4.3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2-44页 |
4.3.1 国际法律与我国法律存在差异的风险 | 第42-43页 |
4.3.2 优惠税制的功能定位滞后风险 | 第43-44页 |
第5章 数字经济下特许权使用费的税收风险防范建议 | 第44-49页 |
5.1 特许权使用费税收风险防范的立法建议 | 第44-46页 |
5.1.1 完善数字经济下所得分类规则 | 第44页 |
5.1.2 完善常设机构定义及原则 | 第44-45页 |
5.1.3 完善我国《税收协定工作文本》 | 第45页 |
5.1.4 建立统一的专利创新税法 | 第45-46页 |
5.1.5 涉税信息共享法律化 | 第46页 |
5.2 特许权使用费税收风险防范的执法建议 | 第46-49页 |
5.2.1 提高对跨国大企业的税收服务 | 第46-47页 |
5.2.2 加强国际间税收情报交换与合作 | 第47页 |
5.2.3 优化数字经济下税源风险管理 | 第47-48页 |
5.2.4 理顺纳税评估流程 | 第48页 |
5.2.5 再构税收征管流程 | 第48-49页 |
结语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