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李白善学曹植的主要倾向及原因 | 第12-22页 |
第一节 身份感与生平经历的认同 | 第12-15页 |
第二节 才性上的相似 | 第15-17页 |
第三节 抒情手段的相似以及李白善学《文选》 | 第17-22页 |
第二章 李白游仙题材与曹植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 理性的神仙意识 | 第22-27页 |
第二节 意象的继承 | 第27-29页 |
第三节 构思方式的继承 | 第29-34页 |
第三章 李白妇女题材和曹植 | 第34-46页 |
第一节 主题内容的继承 | 第34-38页 |
第二节 诗歌风格的继承 | 第38-41页 |
第三节 构思方式的继承 | 第41-46页 |
结语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