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9-15页 |
(一)问题缘起 | 第9-10页 |
1.理论需要 | 第9页 |
2.实践需要 | 第9-10页 |
(二)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国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2.国内的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三)研究意义 | 第13页 |
(四)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1.文献研究法 | 第14页 |
2.问卷调查法 | 第14页 |
3.访谈法 | 第14-15页 |
一、粉笔书写技能概述 | 第15-20页 |
(一)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1.书写技能 | 第15页 |
2.粉笔书写技能 | 第15-16页 |
3.小学教师的粉笔书写技能 | 第16页 |
(二)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标准 | 第16-20页 |
1.书写规范汉字 | 第16-17页 |
2.执笔方法与书写姿势 | 第17-18页 |
3.书写笔法、用笔力度及笔势 | 第18页 |
4.书写笔顺 | 第18-19页 |
5.书写笔画及书写结构 | 第19页 |
6.书写字体以及书写速度 | 第19-20页 |
二、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的调查设计 | 第20-29页 |
(一)调查目的 | 第20页 |
(二)调查对象 | 第20页 |
1.问卷对象 | 第20页 |
2.访谈对象 | 第20页 |
(三)调查的基本内容 | 第20-21页 |
(四)调查的统计与分析 | 第21-29页 |
1.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培训情况 | 第21-24页 |
2.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实践情况 | 第24-29页 |
三、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3页 |
(一)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0页 |
1.粉笔书写技能理论研究滞后 | 第29页 |
2.教师培训机会少,甚至不培训 | 第29-30页 |
3.粉笔字不易保存影响后期评价 | 第30页 |
(二)小学教师粉笔书写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3页 |
1.书写不规范,板面布局不整洁、不美观 | 第30-31页 |
2.书写身法、手法、笔法存在明显错误 | 第31页 |
3.书写速度过慢,存在明显笔顺错误 | 第31页 |
4.书写笔画明亮度差,力量感不强 | 第31-32页 |
5.书写字体不规范,影响辨认 | 第32-33页 |
四、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| 第33-37页 |
(一)小学教师长期以来错误的书写习惯造成的书写不规范 | 第33-34页 |
1.粉笔书写标准阐述不够清晰 | 第33页 |
2.教师缺乏粉笔书写技能专业指导 | 第33-34页 |
(二)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造成小学教师使用粉笔的机率减少 | 第34-35页 |
1.“黑板”的演变使传统书写形式被逐渐替代 | 第34页 |
2.现代教学工具的大量使用使教师的粉笔书写技能退化 | 第34-35页 |
(三)学校对教师粉笔书写技能培养意识淡薄导致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| 第35-37页 |
1.管理机构不健全,制度不完善 | 第35页 |
2.培训班级规模偏大制约教学质量 | 第35-36页 |
3.无明确课程培训计划 | 第36-37页 |
五、提高小学教师粉笔书写技能的主要途径 | 第37-46页 |
(一)编制培训教材,加强理论研究 | 第37-38页 |
1.以人为本,实现教材“学科化” | 第37页 |
2.从实际出发,把握教材“理论实践一体化” | 第37-38页 |
(二)开展教研活动,促进培训形式多样化 | 第38-40页 |
1.落实“青蓝工程”,进行师徒对接 | 第38页 |
2.实施校本培训,促进教师成长 | 第38-39页 |
3.开展课题实验,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| 第39-40页 |
(三)制定“三步走”战略,完善培养计划 | 第40-42页 |
1.制定三级管理体制,加强组织建设 | 第40-41页 |
2.制定评分标准为技能考核提供依据 | 第41页 |
3.妥善进行奖惩,提高教师培训积极性 | 第41-42页 |
(四)鼓励多方参与,促进评价主体多元化 | 第42-44页 |
1.利用网络评分系统,提升评价效能 | 第42-43页 |
2.创建书写论坛,促进评价交流 | 第43页 |
3.校长定期评审,树立评价威信 | 第43-44页 |
4.学生参与评比,确保评价公正 | 第44页 |
(五)加强书写实践,提升自主学习意识 | 第44-46页 |
1.开展“自学、自练、自测”,提高写的能力 | 第44-45页 |
2.重视课堂书写示范,夯实书写基本功 | 第45-46页 |
结束语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一 | 第49-52页 |
附录二 | 第52-53页 |
致谢 | 第53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| 第54-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