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1页 |
1.1 动态关联分析的发展及其应用 | 第12-14页 |
1.1.1 动态关联分析的发展 | 第12-13页 |
1.1.2 动态关联分析的应用 | 第13-14页 |
1.2 玉米籽粒中类胡萝卜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1.2.1 玉米中类胡萝卜素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1.2.2 类胡萝卜素代谢通路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2.3 类胡萝卜素中相关基因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1.3 玉米籽粒油份合成和累积的研究进展 | 第17-20页 |
1.3.1 玉米中油脂的存在形式 | 第17页 |
1.3.2 植物油脂代谢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8页 |
1.3.3 油脂代谢通路中关键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18-20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全基因组LA分析 | 第21-36页 |
2.1 材料方法 | 第21-24页 |
2.1.1 材料 | 第21页 |
2.1.2 全基因组LA分析 | 第21-22页 |
2.1.3 全基因组LA分析显著性评估 | 第22页 |
2.1.4 全基因组LA分析错误发现率评估 | 第22-23页 |
2.1.5 LA scouting Leader基因的确定 | 第23页 |
2.1.6 MLA方法确定Z基因 | 第23页 |
2.1.7 基因功能注释 | 第23页 |
2.1.8 基因功能富集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1.9 数据库及生物信息软件 | 第24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4-34页 |
2.2.1 全基因组LA显著性水平确定 | 第24-25页 |
2.2.2 全基因组LA错误发现率的评估 | 第25-26页 |
2.2.3 玉米籽粒全基因组LA分析 | 第26-27页 |
2.2.4 功能相近LAPs的鉴定 | 第27-31页 |
2.2.5 LA-scouting Leader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 | 第31-34页 |
2.3 讨论 | 第34-36页 |
第三章 类胡萝卜素代谢通路基因对的动态共表达模式 | 第36-41页 |
3.1 材料和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1.1 类胡萝卜素代谢通路基因检索和数据标准化 | 第36-37页 |
3.1.2 代谢通路中基因对的动态关联分析方法 | 第37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0页 |
3.2.1 lcyE和crtRB1介导基因对共表达模式的动态变化 | 第37-38页 |
3.2.2 lcyB调控基因对共表达模式的动态变化 | 第38-39页 |
3.2.3 VDE调控基因对共表达模式的动态变化 | 第39-40页 |
3.3 讨论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油份关联基因与含油量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| 第41-54页 |
4.1 材料和方法 | 第41-42页 |
4.1.1 材料 | 第41-42页 |
4.1.2 油份关联基因的全基因组LA分析 | 第42页 |
4.1.3 显著LA-scouting基因与QTL的共定位 | 第42页 |
4.1.4 玉米籽粒油份相关基因的动态共表达网络分析 | 第42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3页 |
4.2.1 含油量关联基因的全基因组LA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2.2 LA-scouting Z基因的功能注释 | 第43-44页 |
4.2.3 LACS基因的动态关联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2.4 GRMZM2G122767基因的LA分析 | 第45-47页 |
4.2.5 TAGL基因的LA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2.6 LA-scouting基因的QTL共定位 | 第48页 |
4.2.7 油份代谢途径中的LA调控网络 | 第48-53页 |
4.3 讨论 | 第53-54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4-56页 |
5.1 结论 | 第54-55页 |
5.2 展望 | 第55-56页 |
附表 | 第56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附录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