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21页 |
1.1 组蛋白研究进展 | 第11-13页 |
1.1.1 组蛋白 | 第11-12页 |
1.1.2 组蛋白变体 | 第12-13页 |
1.1.2.1 组蛋白H1变体 | 第12页 |
1.1.2.2 组蛋白H2A变体 | 第12-13页 |
1.1.2.3 组蛋白H2B变体 | 第13页 |
1.1.2.4 组蛋白H3变体 | 第13页 |
1.1.2.5 组蛋白H4变体 | 第13页 |
1.2 组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6页 |
1.2.1 转录激活与抑制 | 第14-15页 |
1.2.2 基因组稳定 | 第15-16页 |
1.3 组装核小体 | 第16-17页 |
1.3.1 H2A.Z | 第16页 |
1.3.2 H3.3 | 第16页 |
1.3.3 CenH3 | 第16-17页 |
1.4 体细胞重编程技术 | 第17-20页 |
1.4.1 体细胞核移植 | 第17-18页 |
1.4.2 细胞融合 | 第18页 |
1.4.3 诱导多能干细胞 | 第18-19页 |
1.4.4 组蛋白对重编程的作用 | 第19-20页 |
1.4.4.1 TH2A/TH2B | 第19页 |
1.4.4.2 TH2A/TH2B与早期胚胎发育 | 第19页 |
1.4.4.3 TH2A/TH2B与重编程基因组 | 第19-20页 |
1.5 展望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40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1-23页 |
2.1.1 主要实验器材 | 第21-22页 |
2.1.2 主要试剂 | 第22页 |
2.1.3 实验动物 | 第22-23页 |
2.2 重要试剂的配置 | 第23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3-40页 |
2.3.1 引物设计与合成 | 第24页 |
2.3.2 PCR扩增目的基因 | 第24-26页 |
2.3.3 构建T克隆载体 | 第26-29页 |
2.3.4 pEGFP-C2质粒提纯 | 第29-30页 |
2.3.5 构建pCMV重组载体 | 第30-32页 |
2.3.6 构建pSP64 poly(A)重组载体 | 第32-36页 |
2.3.7 显微注射RNA | 第36-40页 |
第三章 实验结果 | 第40-60页 |
3.1 H2A、TH2A和H2B、TH2B基因序列比对结果 | 第40-42页 |
3.2 H2A、H2B和TH2A、TH2B基因全长克隆 | 第42页 |
3.3 T克隆载体pGEM-H2A、pGEM-H2B和pGEM-TH2A、pGEM-TH2B的鉴定 | 第42-47页 |
3.3.1 双酶切鉴定 | 第42-43页 |
3.3.2 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| 第43-47页 |
3.4 真核表达载体pCMV-H2A、pCMV-H2B和pCMV-TH2A、pCMV-TH2B的鉴定 | 第47-52页 |
3.4.1 双酶切鉴定 | 第47-48页 |
3.4.2 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| 第48-52页 |
3.5 重组载体pSP64-H2A、pSP64-H2B和pSP64-TH2A、pSP64-TH2B的鉴定 | 第52-56页 |
3.5.1 DNA序列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 | 第52-56页 |
3.6 外源基因导入受精卵原核 | 第56-60页 |
3.6.1 胚胎体外培养发育情况 | 第56-58页 |
3.6.2 胚胎体外培养发育统计学分析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