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--土地问题论文

农村土地确权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导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研究述评第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路线第16页
    1.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可能的创新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本文的不足第17-18页
2 基本概念与理论第18-24页
    2.1 基本概念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土地确权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农地承包经营权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宅基地使用权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基本理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克思产权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西方产权理论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公共治理理论第22-24页
3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意义及历史沿革第24-29页
    3.1 农村土地确权的重要意义第24-25页
    3.2 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历史沿革第25-29页
4 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的问题——以湖北仙桃市为例第29-36页
    4.1 仙桃市土地确权工作概况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仙桃市的基本情况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仙桃市农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的进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仙桃市推进农地确权工作的基本做法第30-31页
    4.2 仙桃市农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做法第31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缺乏产权保护,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财产权利难实现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制约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技术问题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经费保障问题第34-36页
5 宅基地确权中的问题第36-42页
    5.1 各地对宅基地确权登记的基本做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开展全员培训,提高业务知识能力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加强组织领导,统一协调,建立专项机构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制订完善政策文件,提供政策指导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积极开展调查研究,建立完善的政策技术体系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严格把关,确保调查成果质量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规范登记程序,保障权益人合法权利第38页
    5.2 宅基地和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中的问题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宅基地使用权确权主体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“户”的认定标准问题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“一户多宅”问题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非农业户口人员使用的宅基地问题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宅基地超面积问题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宅基地和地上房屋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不齐的问题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7 宅基地和房屋确权与规划的关系问题第41-42页
6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第42-45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42-43页
    6.2 政策建议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进一步加快发证进度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确权登记成果的技术保障和更新维护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进一步保障农用地权益的实现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促进和规范农用地流转第44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HX公司的现金流管理问题研究
下一篇:农业类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及应对措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