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临床学论文--中医诊断学论文

中医症状本体构建及其应用示范研究
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缩略词表第11-12页
1 绪论第12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第13页
    1.3 本体构建及应用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本体构建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体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意义第14-15页
    1.5 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技术路线第17页
    1.6 本论文的结构第17-19页
2 研究理论基础及相关技术第19-23页
    2.1 本体概念第19页
    2.2 本体构建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2.3 信息分类与编码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2.4 文本信息处理方法第21-23页
3 中医症状本体表达模型构建第23-51页
    3.1 症状本体构建数据来源及整理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术语来源说明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术语整理策略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术语整理结果第24-29页
    3.2 症状本体类划分及属性确定第29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本体类划分及属性确定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确定诊法分类架构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聚类症状第34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确定症状本体类及其属性第44-47页
    3.3 症状本体编辑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创建本体类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创建属性及其约束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创建实例第49-51页
4 中医症状本体实例库构建第51-61页
    4.1 症状本体表达结构及属性层次结构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症状本体表达结构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属性层次结构第51-54页
    4.2 症状实例编码原则与编码说明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编码原则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编码说明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类目编码第55-60页
    4.3 症状实例纳入的原则和说明第60-61页
5 中医症状数据采集系统研制第61-71页
    5.1 症状数据的采集与处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症状数据采集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症状数据预处理第62页
    5.2 症状数据采集系统需求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用户分析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业务流程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5.3 症状数据采集系统设计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功能设计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数据库设计第65-68页
    5.4 症状数据采集系统实现第68-71页
6 中医症状本体应用示范第71-76页
    6.1 应用环境第71-72页
    6.2 应用路径第72页
    6.3 应用结果展示分析第72-76页
7 总结与展望第76-78页
    7.1 研究总结第76页
    7.2 工作展望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4页
附件 1:症状知识体系框架第84-96页
文献综述第96-112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7-11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12-114页
致谢第114页

论文共11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金属微纳结构光纤表面等离子激元传感器件的研究
下一篇:医院微信公众平台推广策略研究